妇产科晋升副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3篇.docx

妇产科晋升副主任医师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汇编3篇.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1 妇产科晋升副主任(主任)医师病例分析 专题报告 单位:*** 姓名:*** 现任专业 技术职务:*** 申报专业 技术职务:*** 2022年**月**日 宫颈癌的治疗预后治疗 根据临床分期、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常用术式有:全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或取样。年轻患者卵巢正常可保留。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属于特别早期的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或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根据患者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术式。 二.放射治疗 适用于:①中晚期患者;②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的早期患者;③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④手术治疗后病理检查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三.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于放疗增敏。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预后 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宫颈腺癌早期易有淋巴转移,预后相对较差。总而言之,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预防 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2.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 3.早期发现及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 4.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宫颈微偏腺癌病例分析 患者女,45岁。因反复月经周期缩短半年,于2015年9月份在当地妇保院检查,发现盆腔包块(自诉约5cm大小),常规宫颈癌筛查未发现明确肿瘤病变,未予任何治疗,定期行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有增大趋势;自诉2015年10月当地妇保院行宫颈4次活检,病理未提示癌变;10月份于我院行PET-CT检查提示P-J综合征致小肠及结肠多发炎症、息肉。自觉平素偶有下腹痛,呈阵发性胀痛,休息后好转,无同房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既往月经规律,月经周期缩短后经量及经期未变化。 2016年4月5日入我院,彩超提示:宫腔内高回声,性质待查,左侧卵巢无回声,左侧附件区迂曲管状无回声,输卵管积液可能,盆腔偏右侧混合性包块;盆腔MR平扫+增强:宫颈右后壁可见一团块状囊实性异常信号影,边界尚清,实性部分呈混杂等T1信号影,T2WI抑脂序列显示高信号影,DWI呈混杂稍高信号,ADC值稍减低,Gd-DTPA增强后实性部分呈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双侧附件区域均有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尚清,增强后壁见较均匀强化,其内未见强化,考虑宫颈癌并液化、坏死囊变,建议活检明确;两侧附件区囊性占位,考虑卵巢囊肿可能;子宫底后壁肌瘤;宫腔少量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女性肿瘤相关抗原阴性。 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少量血污;宫颈:肥大,质硬,中度糜烂,下唇糜烂呈颗粒状,有触血;宫体:前位,稍大,无压痛;附件:子宫后方偏右侧可触及一5cm×7cm大小包块,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侧附件区增厚,无压痛。 既往史:近半年有6次肠镜下肠息肉摘除手术史;有P-J综合征家族史;生育史:1-0-0-1,25岁时孕足月顺产一男胎;月经史:平素月经规律,15,3~4/30,无痛经。手术及病理: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宫体形态正常,颈管增粗,膨隆,约9cm×8cm大小,质硬,右卵巢增大,约6cm×5cm大小,左输卵管增粗、迂曲,约3cm×6cm大小,伞端闭锁,左卵巢、右输卵管未见明显异常(图1~5)。 病理检查示:镜下见分化良好的腺体呈簇状分布,有轻到中度的核异型,部分呈乳头状生长,在间质内浸润性生长,脉管内可见癌栓侵犯(图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EA(部分+)、P16(-)、P53(部分+)、EGFR(-)、VEGF(+)、TOPO-II(部分+)、ERCC1(+)、Ki-67(+)30%。病理诊断:宫颈微偏腺癌。 ? 讨论 宫颈微偏腺癌(MDA),又被称为恶性腺瘤(adenoma),是宫颈癌的特殊类型,为分化良好的肿瘤,然而在生物学行为上具有高度的侵袭性。该类肿瘤的发病率低,只占宫颈腺癌的1%~3%,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本例为45岁,由于早期容易误诊及漏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预后较差。目前认为,子宫颈内腺体小叶样增生(lobular?endocervical?glandular?hyperplasia,LEGH)是子宫微偏腺癌的癌前病变。 现有的报导认为,在宫颈微偏腺癌患者中,其免疫组化的癌胚抗原(CEA)染色均

文档评论(0)

xcsbjy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2165125000025
认证主体赵**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