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戏曲名著》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古典戏曲名著》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古典戏曲名著》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及案例简介 《古典戏曲名著》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专业选修课程(32学时,2学分)。作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补充,同时作为横跨文学、艺术学、文献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不仅能深化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美育观,在领悟文学体裁的魅力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总体思路 本课程在文本精读、知识传授、思维训练、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多方位融入思政教学,提炼教学目标、过程、实施、反馈中的思政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尝试以古代戏曲中的价值理念分析,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愿意投身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中。 图 1?总体思路 (二)实施效果 戏曲具有文本和表演双重属性,课程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问题探究和表演实践的结合更能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勾古连今,引导学生辨识文、史之异,鼓励他们对事件进行自由讨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结合章节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的教学课程章节。 三、教学目标 围绕“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本课程将具体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和技能目标:学懂戏曲体裁的特殊表达、学会不同的叙事方式,掌握戏曲概念基本知识和戏曲基本表达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提问、解答等步骤,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认同、体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最终实现内化,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坚定文化自信。 图 2 教学目标 四、案例意义 本课程通过讲授、讨论、提问、回答、观影等环节了解、熟悉中国传统戏剧的体裁特色、表达方式以及戏剧作品中蕴含的传统美德,课程设计过程中让学生多方位参与,充分利用戏曲音乐、舞蹈、服装诸元素中的美育因子,如戏曲音乐中独特的白口、唱腔与器乐;戏曲舞蹈中的程式性、虚拟性;戏曲服饰中头饰、脸谱等的独特性,将智育、德育、美育的目标融入到具体的作品中,既体现了课程的趣味性与教化性,也易于引导学生在形成正确的文学观、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 五、教学过程实施 以《赵氏孤儿》为例,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进行培养。 (1)知识传授部分,以《赵氏孤儿》的故事内容为主; (2)通过对《赵氏孤儿》的故事溯源进行知识梳理; (3)分析《赵氏孤儿》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能力; (4)通过分析《赵氏孤儿》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和情感引导。 六、教学考核评价 教学考核主要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分为课堂表现(占20%)和课后作业(占10%)两方面。 课堂表现的评价主要从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问题回答、参与课堂思政学习两方面进行,分为积极、较积极、不积极三等。 课后作业主要有文本阅读、表演实践等,通过课堂抽查及现实表现进行评分。 期末考核以小论文形式完成,按论文的评价标准和流程进行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特点体现在:(1)考核方式多样化。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立体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在课程中开展的课堂讨论、表演实践、课后阅读的表现给予评价,同时注意将思政因素纳入。(2)考核模式多元化。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并在其中引入思政标准。 七、案例反思 1.?实施效果及成果 (1)达成思政目标。本课程有丰富的思政案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社会道德、法治要求相结合,可以做到水到渠成式的思政影响,思政融入相当自然,不会引起学生反感。 (2)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完成度较好。学生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与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3)学生参与度高,对这种精读式的教学方法有较浓厚的兴趣,课后获得感强。 2.?存在的问题 (1)课程上,需要学生课下学习的内容过多,不好把握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无法有效对每位同学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 (2)教学上,教学经验不足,学生讨论和探索的时间、问题等衔接不好。 (3)对象上,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进行深入思考、课堂互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改进思路 精简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针对课后阅读量过大的问题,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精读精讲。注意每堂课后的课堂反馈。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