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走廊发展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pdf

交通运输走廊发展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致 谢 弹指三年间,历历在眼前!论文完成之际,心中充满无限感慨。回想三年前 对前途不可预知的迷茫,时至今日对未来充满雄心的抱负,三年间重新定义了我 的人生轨迹。 特别感谢导师金凤君研究员将我带入地理所,三年期间,无论是在学习上还 是生活上,金老师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金老师倾注了大 量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 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都得到了金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 别是金老师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 风使我终生受益。在地理所的时光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心中却丝毫不敢倦怠, 唯恐有负老师厚望,今后唯有勤勉补拙,以报师恩! 感谢地理所的诸位老师。三年中,陆大道院士、张文尝老师、樊杰老师、刘 卫东老师、张文忠老师、徐勇老师、刘慧老师、郭腾云老师等给予我的谆谆教诲 和热忱指导,王志辉老师对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帮助,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 师门的各位师兄师姐是我学习的榜样,感谢王成金、王姣娥、马丽、刘洋、 张兵、莫辉辉、戴特奇、刘鹤、许旭等师兄师姐,在与他们的各种学习和交流机 会中,个人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高超、齐元静、焦敬娟等同门师弟师妹对论文 提供了许多帮助,深表感谢! 感谢杨威、黄建毅、王蓓、李江苏、王亮和刘东同学,以及办公室好友刘艳 华、党丽娟、余金燕、李莎、孙晓一,三年来一起走过的时光,一起享受的快乐, 将是我永远珍藏的美好回忆和宝贵财富! 感谢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罗萍主任,及规划室的各位老师对我学业和工 作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二老一如既往地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 怀和竭尽全力的支持;感谢哥哥丁金滨、姐姐王晓琴对我追求学业的无私关怀和 帮助,是鼓励我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和幸福源泉。 摘 要 交通运输走廊是综合运输体系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决定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基 本空间结构,其容量反映了综合运输体系的基本通行能力。此外,交通运输走廊对国土的开 发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交通运输 走廊一直是交通运输工程学和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遵循“总-分-总” 的研究框架,首先奠定交通运输走廊的整体理论研究框架,然后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 空间尺度研究交通运输走廊的不同发展机理和空间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交通运输走廊的空 间组织问题。研究结论如下: (1)交通运输走廊是客观存在的空间实体,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发展机理。而且,不同 空间尺度交通运输走廊的结构和发展机理也不尽相同,集中表现在演进历程的差异性。其中, 城市交通走廊遵循了“点-点-线-轴-面-网”的演变过程,区域交通廊道遵循的是“点-线-点- 轴-面-网”的演变过程,而国家交通运输通道遵循了“点-轴-面-面-网- 网”的演变过程。造 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形成条件影响下的发展机制的差异性。 (2 )交通运输走廊的空间效应可归结为聚散效应和负外部效应,不同空间尺度交通运 输走廊的空间效应各有侧重。①在城市层面主要表现为城市交通走廊对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 的廊道效应以及对社会空间的介入效应,其中对土地利用廊道效应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而对 人口布局廊道效应遵循“鞍形”曲线规律,对社会空间的介入效应则因人群特征的不同而感 应不一。②在区域层面主要表现为区域交通廊道与城市群的协同效应,其中交通廊道对城市 群空间组织具有导向作用,而城市群的演化对交通廊道又具有优化作用。③在国家层面主要 表现为国家运输通道对国土开发的优化效应,运输通道的空间可达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而且通道内运输方式的竞争会改变区域发展优势,使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均衡。 (3 )交通运输走廊的空间效率是交通运输走廊空间组织效果的集中反映。其衡量指标 主要是耦合度或协同性。从城市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城市交通走廊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普 遍不高,尤其是中小城市以及西部城市,二者基本处于低耦合甚至是弱耦合的程度;从区域 层面来看,主要城市群区域交通廊道与城市群的协同关系随着时间的推进也越来越密切,目 前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区域交通廊道与城市群的协同关系已基本进入耦合发展的阶段;从国家 层面来看,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认证主体蒋**

1亿VIP精品文档免费下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