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渗出的危险因素及处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输液外渗在临床上很难避免,这与药物的刺激性、病人血管的通透性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我们的穿刺技术和巡视病房是否及时等一些主观原因有关。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个重要问题。治疗液体外渗的目的是加速消肿的过程,减轻局部组织损伤,提高静脉利用率。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一、药物渗出的定义 药物渗出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非腐蚀性)的或刺激性(非刺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常见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 1) 抗生素类 A.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青霉素、等。 B.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新钠、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等。 C.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等。 D.氨基糖苷类: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 E.其他: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白霉素等。 2) 高渗溶液: 甘露醇、山梨醇等。 3) 含阳离子溶液: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 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 多巴胺等。 5) 扩血管药: 葛根素、丹参、血栓通等。 6) 抗癌药物类 (略)。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二、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 2、重度炎性改变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炎性改变 :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出现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如真皮下层和肌层,甚至韧带。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三、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小婴儿观察有无烦躁、哭闹。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四、药物出现外渗的原因(危险因素) 1.药物因素 2.物理因素 (1)微粒危害 (2)环境温度和药物 (3)静脉推注药物的量、速度及输液时间 3.机械因素 4.血管因素 ★5.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1.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药物的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变态反应有关。最新动物实验病理检查显示,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坏死,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性改变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无此改变(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亦可发生)。 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2.物理因素 与环境温度、液体温度、输液量、速度、时间、压力及输液针头的选择有关。 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2.物理因素 (1)微粒危害 :在静脉注射中存在许多不溶性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这些物质不能被机体代谢。 (2)环境温度和药物温度:四肢末梢循环不良、室温降低时,全身末梢血管收缩,管腔变窄,流速变慢,大量微粒沉积在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引起局部血管堵塞,血管痉挛,供血不足。有人曾对20%甘露醇在不同温度下对静脉血管的损伤进行了研究,在室温19~21度条件下,20%甘露醇对血管的损害比在室温37度更严重,原因在于甘露醇加温后,溶液中小于25Lm的微粒数量明显低于常温状态。说明药物的损害作用与温度密切相关。 第十页,共三十二页。 2.物理因素 (3)静脉推注药物的量、速度及输液时间: 临床操作时发现,长期大量输注液体或静脉推注速度快,可使局部皮肤发红,减少液体量和速度后,发红的皮肤颜色逐渐变浅,停止注射后,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3.机械因素 穿刺技术不熟练,体位不当,输液速度过快,时间过长,针头选择不当及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病人不合作而刺破血管,针尖滑脱血管。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4.血管因素 与输液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静脉管壁是否发生痉挛,通透性是否增加有关。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5、护士的技术和责任心 由于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及观察输液外渗的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地评估是否有药物渗漏存在,不重视临床常用药物渗漏所造成的后果,对发生渗漏的处理不当。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静脉渗漏分级 0级: 没有症状 1级: 皮肤发白,

文档评论(0)

jess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