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反复诵读,训练学生诵读基本技能,品味诗文意境,培养其感悟能力,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4.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操,感悟中华文化博大,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核心素养】 把握文章脉络和写法,抓住文章主题内容,揣摩需要,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重难点】 1.学会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2.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评价任务】 积累作者生平及相关常识,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名言警句。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孟子〉三章》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借讨论战争强调行仁政、得人心的重要性,体现了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的思想;《富贵不能淫》记述了孟子与景春关于“何谓大丈夫”问题的探讨,孟子借由对景春的反驳,说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通过举例、归纳、对比等手法,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这几章都是《孟子》中的名篇,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终于感动了天帝,“移山”成功的故事。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愚公的聪明智慧,坚忍执着。 《周亚夫军细柳》是《史记》的选段,讲述了汉文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的故事,勾勒出了一个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五首古代诗词,有对田园生活、悠然心境的描绘(《饮酒》),有对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沉痛抒写(《春望》),有对疆场战士浴血奋战的热情赞颂(《雁门太守行》),有对空有才华、无从施展的无奈慨叹(《赤壁》),还有对沉闷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境界的热切向往(《渔家傲》),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送魏大①从军》回答问题。 送魏大①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 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 【注释】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②魏绛:春秋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而受金石之赏。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豪杰”。④代:代州。⑤狐塞:飞狐塞,边界驻军重地。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⑦燕然:燕然山。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颔联“怅别”一语,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全诗情感由首联的激昂慷慨转入分手时的儿女缠绵、凄苦悲切。 C.颈联中的“横”“接”二字写出了雁山、飞狐塞等地地理位置的重要,它们是中原地区的屏障。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重大,为结句做了铺垫。 D.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的思想情怀,感情豪放激昂,语气慷慨悲壮,有气壮山河之势。 2 .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1. 本单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阅读这样的作品,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加文化积淀,都有重要的意义。 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 五、评价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困于心,衡于虑 B.甚矣,汝之不惠 C.行拂乱其所为 D.军士吏被甲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戒之曰(同“诫”,告诫) B.锐兵刃(锋利,形容词) C.丈夫之冠也(行加冠之礼) D.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往送之门,戒之曰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C.丈夫之冠也 此之谓大丈夫 D.必先苦

文档评论(0)

ljhtfc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