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电容式.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页,共39页。 电容传感器的特点 1.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 (1)温度稳定性好 传感器的电容值一般与电极材料无关,仅取决于电极的几何尺寸,且空气等介质损耗很小,只要从强度、温度系数等机械特性考虑,合理选择材料和几何尺寸其他因素(因本身发热极小) 影响甚微。 第2页,共39页。 (2)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在高低温、强辐射及强磁场等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适应能力强,尤其可以承受很大的温度变化,在高压力、高冲击、过载等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能测超高压和低压差,也能对带磁工件进行测量。此外传感器可以做得体积很小,以便实现某些特殊要求的测量。 第3页,共39页。 (3)动态响应好 电容式传感器由于极板间的静电引力很小,(约10-5N),需要的作用能量极小,又由于它的可动部分可以做得很小很薄,即质量很轻,因此其固有频率很高,动态响应时间短,能在几MHz的频率下工作,特别适合动态测量。又由于其介质损耗小可以用较高频率供电,因此系统工作频率高。它可用于测量高速变化的参数,如测量振动、瞬时压力等。 第4页,共39页。 (4)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 当被测件不能允许采用接触测量的情况下,电容传感器可以完成测量任务。当采用非接触测量时,电容式传感器具有平均效应,可以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等对测量的影响。 第5页,共39页。 电容式传感器除上述优点之外,还因带电极板间的静电引力极小,因此所需输入能量极小,所以特别适宜低能量输入的测量,例如测量极低的压力、力和很小的加速度、位移等,可以做得很灵敏,分辨力非常高。 第6页,共39页。 2.电容式传感器的缺点 (1)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电容式传感器的容量受其电极几何尺寸等限制,一般为几十到几百pF,使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很高,尤其当采用音频范围内的交流电源时,输出阻抗高达106~108Ω。因此传感器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影响而产生不稳定现象,严重时甚至无法工作,必须采取屏蔽措施,从而给设计和使用带来不便。 第7页,共39页。 容抗大还要求传感器绝缘部分的电阻值极高(几十MΩ以上),否则绝缘部分将作为旁路电阻而影响传感器的性能(如灵敏度降低),为此还要特别注意周围环境如温湿度、清洁度等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高频供电虽然可降低传感器输出阻抗,但放大、传输远比低频时复杂,且寄生电容影响加大,难以保证工作稳定。 第8页,共39页。 (2)寄生电容影响大 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很小,而其引线电缆电容(l~2m导线可达800pF)、测量电路的杂散电容以及传感器极板与其周围导体构成的电容等“寄生电容”却较大。 “寄生电容” 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且是随机变化的,使传感器的工作不稳定,影响测量精度,其变化量甚至超过被测量引起的电容变化量,致使传感器无法工作。因此对电缆选择、安装、接法有要求 第9页,共39页。 (3)输出特性非线性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虽可采用差动结构来改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其他类型的电容传感器只有忽略了电场的边缘效应时,输出特性才呈线性。否则边缘效应所产生的附加电容量将与传感器电容量直接叠加,使输出特性非线性。 第10页,共39页。 电容式接近开关 电容式指纹传感器 电容式变送器 差压传感器 各种电容式传感器 第11页,共39页。 5.1 工作原理与结构形式 (一)工作原理 用两块金属平板作电极可构成电容器,当忽略边缘效应时,其电容C为 S—极板相对覆盖面积; d—极板间距离;εr—相对介电常数; ε0 —真空介电常数,ε0 =8.85pF/m; ε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d、S和εr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有变化时,就改变了电容C0、d或S的变化可以反映线位移或角位移的变化,也可以间接反映压力、加速度等的变化;εr的变化则可反映液面高度、材料厚度等的变化。 S d ε 第12页,共39页。 (二)? 电容式传感器的类型 三种基本类型: 1)变极距(变间隙)(d )型 第13页,共39页。 2)变面积型(S )型 角位移变面积型 第14页,共39页。 板状线位移变面积型 第15页,共39页。 同心圆筒形线位移电容式传感器 第16页,共39页。 3)变介电常数(εr)型 (a) 单组式平板形厚度传感器 (a) 厚度传感器 dx (b)单组式平板形线位移传感器 ε1 CB l d2 d1 ε2 x CA (b) 线位移传感器 第17页,共39页。 (c) 液位传感器 2r2 2r1 h hx (c)圆筒式液位传感器 第18页,共39页。 1、变

文档评论(0)

你今天真好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起学习交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