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抗病毒策略.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拉米夫定妊娠期安全性研究 药品说明书 生殖毒性研究: 大鼠经口给予拉米夫定4000mg/kg/天(血药浓度为人临床血药浓度的80-120倍),其生育力和断奶后仔代的存活、生长、发育未受明显影响 大鼠和家兔分别给予拉米夫定4000和1000 mg/kg/d (血药浓度约为人临床推荐剂量血药浓度的60倍)口服,均未表现出明显的致畸作用 当前23页,共49页,星期日。 拉米夫定妊娠期安全性研究 药品说明书 生殖毒性研究: 当家兔血药浓度与人临床推荐剂量的血药浓度相近时,出现早期胚胎死亡率升高 大鼠血药浓度达到相当于人临床推荐剂量血药浓度的60倍时,未见此类现象发生。 当前24页,共49页,星期日。 拉米夫定:妊娠期安全性B类 在艾滋病的治疗中,拉米夫定被归为妊娠期间安全程度的B类药物,用于艾滋病的母婴阻断。 2007年,在美国的一次肝病专家研讨会上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恩曲他滨和替诺福韦被归入乙肝妊娠期的B类药物。 当前25页,共49页,星期日。 拉米夫定:妊娠期安全性B类 Hepatology, 2007, 45:1056-1075 当前26页,共49页,星期日。 拉米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 在妊娠晚期使用拉米夫定是安全的 能有效地预防胎儿子宫内HBV感染,减少乙肝疫苗免疫的失败率,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 当前27页,共49页,星期日。 美国提出乙肝母婴阻断路线图 当前28页,共49页,星期日。 慢性乙肝女性妊娠期的治疗 大约1/3的乙肝女性在妊娠前即出现肝病活动,需要治疗 但是: 干扰素的疗效是有限的,只有不到30%的患者治疗成功 核苷(酸)类似物疗程长,仅有12%的患者经短期治疗可以停药 当前29页,共49页,星期日。 慢性乙肝女性妊娠期的治疗 如果中断治疗,有可能发生肝病加重,威协母婴的安全 停用拉咪呋定致乙型肝炎孕妇重度发作死亡一例。 海峡医药 2005年第17卷第四期报告。 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接受治疗的乙肝女性有可能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受孕 当前30页,共49页,星期日。 拉米夫定在妊娠早期的安全性 在HIV感染女性中的研究: 在希望生育前需要服用拉米夫定和齐多夫定预防HIV的性传播 妊娠后继续抗病毒治疗,预防HIV的母婴传播 所以,HIV感染的女性妊娠均需要全程服用拉米夫定和齐多夫定治疗。 J Infect Dis, 1998,178(5):1327-33 Lancet, 1999,354(9184):1084-9 当前31页,共49页,星期日。 拉米夫定在妊娠早期的安全性 美国抗逆转录酶药物妊娠登记处在2003年7月已经监测到3583例使用了抗逆转录酶药物(拉米夫定、那非那韦、奈韦拉平、司他夫定和齐多夫定)的母亲所生婴儿,其中1391例在妊娠早期即使用药物治疗。 结论:新生儿异常率没有高于CDC提供的群体监测数据3.1% Am J Obstet Gynecol, 2004,191(3):985-92 当前32页,共49页,星期日。 替比夫定在妊娠期的应用 替比夫定属于妊娠期安全程度的B类药物,其优势在于: 抗病毒作用比拉米夫定强而快 第1年的病毒耐药率低 在妊娠晚期有可能更快地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阻断的失败率。 当前33页,共49页,星期日。 替比夫定在妊娠期的应用 替比夫定上市时间较短(3年),在妊娠期应用的安全性数据较少。 不良反应: 肌病发生率:0.3%~0.88% 周围神经病发生率:0.3% 因此,尽管该药属于妊娠期间安全程度的B级,但它对胎儿的影响还有待于更多的临床资料证实。 当前34页,共49页,星期日。 展望未来的替诺福韦 替诺福韦即将在我国进行临床试验,国外的研究已经证实: 替诺福韦的抗病毒效果较强:治疗12个月时85%的患者血清中HBV-DNA消失; 替诺福韦的耐药率较低,与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无相同耐药位点,且对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的患者仍然有效; 替诺福韦属于妊娠期安全程度B类药物,且已经用于HIV感染的妊娠妇女,并有少量安全性数据。 当前35页,共49页,星期日。 当前1页,共49页,星期日。 “母婴传播”概念 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 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 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 当前2页,共49页,星期日。 母婴传播途径 一是宫内传播。婴儿在母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而感染乙肝病毒,这种垂直传播方式引起的感染约占5-15%,母婴阻断失败主要发生在宫内感染的病例。 二是产程传播。即在分娩时婴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剥落时,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裂的胎盘,进入脐带血,而进入新生儿体内。这一过程感染

文档评论(0)

hekuncheng5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