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靶向性介入治疗.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介入治疗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当前1页,共33页,星期日。 肝癌细胞表现出“耐缺血性”、“耐栓塞性” 1.栓塞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 UFLP栓塞组 未栓塞组 我们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鼠肝移植瘤模型TAE后残肝肿瘤VEGF表达是增强的,微血管密度增加 微血管密度 当前2页,共33页,星期日。 2. 栓塞可以促进残存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我们的实验研究表明:兔VX2肝移植瘤模型TACE术后未栓塞的瘤细胞增殖指数增加 N=15 tAI=0.711,P>0.05 tPI=5.31,P<0.01 tSPF=2.96,P<0.05 AI:凋亡指数 PI:增殖指数 SPF:S期细胞比例 当前3页,共33页,星期日。 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是在不断变化的,其对任何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TACE术后残存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促生长类因子表达增强,可导致残存肝癌的复发和转移潜能增加,使正常的肝组织具备肝癌发生的土壤 当前4页,共33页,星期日。 现代药学的系列研究成果 碘化油(lipiodol) 血管栓塞微球(microsspheres)、微囊(microcapsules) 脂质体(liposomes) 纳米粒(nanoparticles) 磁性微球(magneticmicrosperes) 复合乳剂(multiple emulsion)、微乳(microemulsion)、细胞载体(cellular carriers) 免疫纳米粒(immune nanoparticles)、免疫脂质体 (immune liposomes) 当前5页,共33页,星期日。 药物—大分子结合物(drug-macromolecular conjugates) 药物-配体结合物(drug-ligands conjugates) 药物-单克隆抗体结合物(drug-monoclonal antibody conjugates)等新型DDS(drug deliver systems,DDS)和前体药物,这些DDS和前体药物可通过介入疗法或静脉注射、口服给药而使药物相对地浓集于某些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上述这些靶向药物或制剂分别从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实施靶向治疗。 当前6页,共33页,星期日。 Konno T等报道了对33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和110例肝转移癌经肝动脉使用碘化油和碘化油与化疗药的乳剂治疗的研究:330例原发性肝癌1、2、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52%、34%,110例肝转移癌1、2、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1%、32%、22%。 一.器官水平的靶向治疗 当前7页,共33页,星期日。 李欣等经动物实验证明5-FU白芨微球栓塞后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坏死以重度坏死为主。 黎维勇等用5-FU白芨微球对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后研究表明, 5-FU白芨微球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和表关分布容积(Vc)明显增大,分布半衰期(T1/2α)和消除半衰期(T1/2β)明显延长,分别为对照组的3.7倍和9.38倍(P<0.01),清除率降低。 当前8页,共33页,星期日。 纳米粒是利用天然高分子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为载体制成的载药微粒直径1-100nm.依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纳米球和纳米囊:药物可包埋或溶解在纳米粒的内部,也可吸附或偶合在其表面。血管内注射纳米粒后,纳米粒主要为网状内皮系统(RES)吞噬。 当前9页,共33页,星期日。 于波涛等证实氟尿嘧啶类脂纳米粒(5-FU ELSE)冻干粉剂能明显改善氟尿嘧啶在体内的分布,约70%药物浓集于肝。 陈江浩等实验表明阿霉素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脂纳米粒(NADM)对肝脾表现明显的靶向性,而血、心、肺、肾中的药物分布减少。米托蒽醌聚乳酸缓释纳米粒冻干针剂在肝脏分布明显高于米托蒽醌水针剂,给药24小时后药物在肝脏的分布保持在80%以上,说明药物不仅具有肝靶向性而且具有缓释性。 当前10页,共33页,星期日。 Soma等研究表明,经动脉或静脉注射载柔红霉素聚氰基丙烯烷脂纳米粒,肝脏kupffer细胞吞噬大量纳米粒,成为一种重要的储药库,降解纳米粒能不断的释放出游离的药物至肝脏肿瘤组织,同时被激活的吞噬细胞释放出毒性因子,潜在地提高了药物疗效。 当前11页,共33页,星期日。 二.细胞水平的靶向治疗 利用某些细胞具有靶向肿瘤部位的特性,可直接实施免疫攻击,也可作为受体细胞携带病毒载体和(或)外源基因进行治疗。 包括一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等,也包括目前仍在探索的干细胞,但细胞分离培养困难、靶向肿瘤特性不确切,尚待深入研究。 当前12页,共33页,星期日。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