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历次对外战争.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精品 精品 . 精品 新中国历次对外战争回顾与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一共经历了8次主要的对外战争,分别是抗法援越战争(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0)、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中印战争(1962)、中苏珍宝岛战争(1969)、抗美援越战争(越南战争,也叫“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1963-1975)、抗美援老(挝)(1969-1973)、中越战争(1979)和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几场战争,应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因为要么规模不是非常大(如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1984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等),要么中国直接参与的力度不是非常大(如抗法援越战争等),同时,也是因为本文的侧重点和限于篇幅的原因,以下就不一一详细谈及。只是选择性地做一个大概的说明。   1950抗法援越战争: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作战。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但仍然给予了越南重大支持,帮助越南获得了民族解放。   1950~1953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美国通常称为“韩战”):这是我军第二次跨出国境作战。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军队出国作战时间最长、出动兵力最多、歼敌最多、同时也是伤亡最大的一次跨境作战。朝鲜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痛。新中国刚成立一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饮马鸭绿江,面对帝国强敌是战是躲避,中国人能否立足世界,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在面前。中国是否又要被入侵,不能寄托在帝国的善心上。美帝对新生社会主义的扼杀之心已现,这一仗中国必须打,御敌于境外是最好的选择。趁敌立足不稳,立即出兵显然是个明知的选择。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后,一鼓作气,长途奔袭,自以为此战就要结束了。然而就在他们松懈时,中国军队悄然入朝,突然发动袭击,联合国军溃败。在朝鲜北方,由于金正日经营多年,军民一心,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是中国以落后的武器打败了先进的联合国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军队的奉献精神。然而当攻下汉城时,中国军队没有果断的后撤,因此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朝鲜南部是平原地区,易于机械化作战。中国军队因为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困难。所以在联合国军星期天攻势下,损失惨重。但是最后在英勇的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下,最终还是迫使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停战。从政治上来讲,中国完全没有必要为保护金正日政权而战。中国出兵参战更多的是军事战略上的考虑,因此打出的口号也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以看出,这一仗不是为政治而战,如果朝鲜不是中国百年耻辱的烙印,这一仗很可能不会打。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自中华民族定鼎北京以来几个世纪都对朝鲜半岛特别关注,决不能允许外部势力染指朝鲜!就算是明朝清朝晚期到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地步也要出兵朝鲜。   1962中印之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是解放军第四次跨出“国境线”。这次“越境”作战有三大特点:一是人民解放军跨出的是当年英印殖民者强加给中国的“麦克马洪线”,而不是“西姆拉边界谈判”前的中国边境线--中印边界传统习惯线;二是人民解放军在收复英殖民主义者和印度霸占的中国领土后,又主动撤回到实际控制线----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中国一方,并且从这条线再往后撤20公里,没有通过武力改变中印边境现状,没有侵占印度一寸土地;三是将缴获的印军武器装备和俘虏无条件地交给印方。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中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两侧。而喜马拉雅山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关系着水系安全。控制他的意义一点不亚于平原粮仓。 . . 精品 精品 . 精品 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制高点,战略地位自然显著。印度不顾中国多次抗议,企图要用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为边境线,进而控制整个喜马拉雅山山脊。这关系到中国的领土和水系安全,这一战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得漂亮。然而要打这一战必须克服很多困难,主要是东线。虽然西藏如今修通了铁路,物资运输得到大大改善。但是在那个年代把战争物资运往前线不是一般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东线还要翻越喜马拉雅山山脊,再下到岭南作战才能收复失地。西线采取稳打,攻克高点,占领并驻守。东线只能采取迂回包抄,歼灭敌武装,清除据点,并象征性的收复达旺。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迫于战略物资的运输条件,不得不放弃藏南洼地,后撤至易守难攻的高地驻守。这一战打的漂亮,但又有许多无奈。以至于最后只好做顺水人情,把大量物资和俘虏无条件送还给印度,以占领舆论制高点并换取和平空间。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是友好古国,近代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辱掠夺。既无仇恨,又无政治分歧。因此这一仗完全是因为领土争端,并无政治因素。 1969 中苏珍宝岛之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发生于一九六九年三月二日至十七日,是在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的大背景下爆发的,也是苏联走上霸权道路后的必然结果。珍宝岛事件的爆发,引发了中国人民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到3月中旬,全国各地参加示威的军民总

文档评论(0)

润哈哈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广州乾星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5B6X8T7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