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腊八粥》说课稿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腊八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目 录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八、说教学反思一、说教材 《腊八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以及看到粥的惊异,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作者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使课文犹如一张腊八风俗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全文写了八儿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文章重在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行为及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但学习缺乏稳定性,所以,针对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这个阶段的大部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本课的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学习比较积极,参与学习的面儿比较广。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五、说教法 教学本课,我采用先“明确学习任务,再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任务,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以读代讲,让学生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充分读文,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创建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合作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说话、思考、总结能力。六、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请同学们分成男女两组比赛,在每组每人5秒内说出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中国传统节日导入,创设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学生初步感受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诉说着古往今来细细碎碎的无数动人的往事,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情感画卷,或赞美,或怀念,或憧憬佳节的团聚以及这自然的馈赠,粘粘的腊八粥包裹着的却是中国人浓浓的情,深深的谊,一切融化在粥里,流露于笔尖。今天,我们师生一起欣赏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腊八粥》。3.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板块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腊là(腊月) 粥zhōu(喝粥)腻nì(细腻)咽yàn(咽下) 匙chí(汤匙) 搅jiǎo(搅和)稠chóu(浓稠)肿zhǒng(肿胀)熬áo(熬粥) 褐hè(褐色) 缸gāng(水缸)脏zāng(脏乱)(2)解释词语。搅和:混合;掺杂。糊涂: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乱不清。(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板块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围绕“腊八粥”这一线索,作家沈从文为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能否用小标题概括出故事情节?提示: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2.交流讨论:文章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等粥写得十分详细,分别写了八儿在等粥的过程中的变化。(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板块四、精读赏析,激发灵性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写吃腊八粥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提示: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做铺垫。 抓住“甜甜的腻腻的”“合并拢”“叹气”“大碗大碗,大匙大匙”“塞灌”等词分析。2.作者在文章开篇是如何写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的?提示:第一句就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

文档评论(0)

心情不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