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风险点及防范对策.ppt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劳动风险点及防范对策DIRECTORY目 录12354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劳动争议的概念经济补偿金争议赔偿金争议支付劳动报酬争议01劳动争议的概念PART 01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范围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的概念Labor dispute concept— 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也称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就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所产生的争议。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后,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认真履行劳动合同。但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之间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职工和用人单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具有经营权的用人单位),即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劳动争议的概念Labor dispute concept— 劳动争议的范围劳动争议的范围,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根据中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的范围是:(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八)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 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而发生的纠纷;(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概念Labor dispute concept— 劳动争议处理处理体制在各国处理劳动争议所遵循的立法原则不外两种自愿原则强制原则裁审衔接裁审自择 裁审分轨调解或仲裁机构独立于政府的特征较强,由双方当事人协议是否调解或仲裁;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仲裁人员应由当事人选择。这就形成了“裁审自择”、“裁审分轨”的双轨体制。调解或仲裁机构与政府的联系较多,政府常常从中起主要作用;劳动争议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政府无须协商均可依据法律规定交付仲裁解决争议;仲裁人员由仲裁机构指定。在强制原则下有的国家规定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效力,有的国家则规定对裁决不服,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形成“裁审衔接”的单轨体制。劳动争议的概念Labor dispute concept— 劳动争议处理处理原则在查清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劳动争议原则。着重调解劳动争议原则。及时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当事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处理程序申请受理调查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02经济补偿金争议PART 02因“拖欠克扣劳动报酬”因“劳动者主动离职”因“用人单位提出解除经济补偿金争议Economic Compensation Dispute50%— 因“拖欠克扣劳动报酬”背景介绍杭州***律师事务整理数据因“拖欠克扣劳动报酬”引起“经济补偿金争议”最终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败诉率达到50%。败诉后,用人单位须要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平均金额为23200元。因此,一旦拖欠克扣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面临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风险较大。但是用人单位仍有50%的胜诉可能。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须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拖欠“加班费”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则必须对加班的事实进行举证,如果未能举证证明加班的事实存在,则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如果有证据证明因为经营发生困难需要迟延发放工资,则需要向员工做出说明。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迟延发放工资不构成无故、恶意拖欠工资;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将不予支持。年休假是职工在用人单位享受到的一项休息权利,由此而产生的年休假工资支付问题并非《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之一。因此,劳动者以未支付年休假工资为由主张经济补偿金,法院不予支持。用人单位以员工有旷工行为暂不支付当月工资,不属于无故拖欠,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法院将不予支持。用人单位胜诉主要原因分析经济补偿金争议Economic Compensation Dispute— 因“拖欠克扣劳动报酬”相应风险防范对策用人单位应做好薪酬管理工作,设计、完善工资条,明确工资发放的人员、工资标准、工资组成、发放时间,尤其要明确“加班费”、“年

文档评论(0)

专注施工方案、标书、科技成果、总平和施工计划编制,本人长期从事相关方案、标书、科技成果、总平和施工计划编制工作,可承接危大方案、超危大方案、标书、施工总平面绘制、总计划编制、相关科技成果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