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VIP

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肠外营养(PN)是通过静脉途径为机体提供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治疗方式,分为完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和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我国应用,已成为临床所有科室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 肠外营养制剂属于静脉用药,涉及患者群体广泛, 处方组分多样,配比复杂等问题,不同专业医生对适应证把握、处方组分、输注途径选择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从而可能导致肠外营养相关用药的安全性问题, 使用不当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或死亡,是风险最大的用药方式之一。因此,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将全肠外营养列入高警示药品名单[1]。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建立的《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 2 0 1 9 版 )》也将肠外营养制剂列入22 类高警示药品名单。为提高中国临床医生使用肠外营养制剂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肠外营养应用的临床获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我国营养诊疗现状、国内外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药学、营养、护理等领域的专家经验和意见,围绕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配制、输注途径选择、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制定本专家共识。本共识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分级标准(表 1); 编写结构按照“推荐意见?证据”的基本框架进行分别阐述。推荐意见部分总结纳入证据,列出主要推荐意见,每条意见后标明推荐等级。证据部分根据检索文 献进行描述和评价。 1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推荐意见 1:计划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应先进行三级营养诊断,即营养筛查、营养评估、综合评价 。可根据患者病情、疾病种类,选择使用验证合格有效 的筛查及评估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 2002(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微型营养评价(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 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营 养不良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MST)、 主观整体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 、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 等。对营养评估为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要实施第三 级营养诊断,综合评价膳食调查、临床体格检查、人体 成分分析、营养代谢检测、营养生化检验指标、重要生 命器官功能。(A)根据患者临床营养状况和适应证,规范启动肠外 营养是保障患者安全应用肠外营养的基础。欧洲肠 外 肠 内 营 养 学 会(European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工作小组制定的 NRS 2002 显 示,有营养风险(≥3分)的患者在营养支持后,临床结 局改善的比例更高,但无营养风险(3分)的患者,临 床结局未改善的比例更高。因此,不能笼统地认为 营养治疗对所有患者都有益。 推荐意见 2:肠外营养的适应证包括不能通过肠 内途径提供营养素者,或肠内营养无法满足能量与蛋 白质目标需要量者。(A)临床常见需应用肠外营养的疾病有:胃肠道梗阻、 难治性呕吐和腹泻、胃肠道消化与吸收功能障碍(包 括肠缺血、炎性肠病、短肠综合征、高排量性肠瘘、严 重放射性肠炎等)、重度胰腺炎、腹膜炎、腹腔间隔室 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胃肠 道出血、肿瘤恶液质、高度应激或严重分解代谢等。 推荐意见3:如果通过肠内营养无法满足50%~60% 目标需要量时,应在 3~7 d 内启动肠外营养。中度或 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不能经肠内营养达到预期效果时, 根据病情和营养评估,应尽早启动肠外营养。所有患 者开始肠外营养时,应恢复循环稳定,视代谢紊乱程 度予以先期或同步纠正代谢紊乱。(B)2017年,对我国 116 家医院 118个 ICU 患者营养治 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发现,如果仅给予肠内营养, 入 ICU 后第 3、7、14 天的肠内营养达标率仅分别为 9.9%、 1 5 . 0 % 和 1 8 . 6

文档评论(0)

宜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