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基础知识页.ppt

  1. 1、本文档共1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后天养生 养 生:提高正气抗病能力,避免病邪侵袭。 主要有以下措施: 1. 顺时调养 5. 药物调养 2 .饮食调养 6 .针灸调养 3. 中药药膳调养 7.运动调养 4. 精神调养 第一百二十三页,共181页 1 顺时调养 根据四时季节特点,调节人体精神、起居和饮食,以养生防病。 春季调养 夏季调养 秋季调养 冬季调养 第一百二十四页,共181页 四季养生的秘诀 顺应阴阳气化 第一百二十五页,共181页 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 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___ 天人相应 什么是相应? 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第一百二十六页,共181页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一天之中的子时 (夜晚23至1点) 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 而一天之中的午时 (11至13点) 、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第一百二十七页,共181页 第九十一页,共181页 二、望色 1、内容: 色 色-青、黄、赤、白、黑等颜色 常色 病色 泽-光泽 荣润-有华-精气盛; 枯槁-无华-精气衰。 第九十二页,共181页 2、“五色诊”——五色主病: (1)青色——主寒,主痛,主瘀,主惊风 机制:寒凝气滞、经脉郁阻 第九十三页,共181页 (2)赤色——主热 机制:血液充盈皮肤脉络 血液热则行,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赤色。 实热——满面通红——外感或脏腑阳盛; 虚热——午后颧红——阴虚阳亢 第九十四页,共181页 (3)黄色——主虚,主湿 机制:脾气虚—健运无权 水湿不化-湿泛肌肤-色黄而胖 生化不足-气血不荣-面色萎黄 湿邪内阻 湿热-黄色鲜明-“阳黄” 寒湿-黄色晦暗-“阴黄” 第九十五页,共181页 (4)白色——主虚容,主失血 机制:a、阳气虚衰-气血运行无力 b、失血,血虚-血脉空虚 气血不荣 面色白光白而虚浮; 泛白而疲削。 第九十六页,共181页 (5)黑色——主肾虚,主水饮 机制:黑为阴寒水盛的病色。肾为水火之脏阳气之根。 阳虚火衰—水寒内盛-经脉失养而拘急-血行不畅-面色黑。 肾虚水泛-目眶周围见黑色; 肾精久耗-面黑而干焦 第九十七页,共181页 望小儿指纹 部位:食指掌侧前缘的脉络,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 指纹分风、气、命三关 风关——食指近掌部的第一节; 气关——食指近掌部的第二节; 命关——食指近掌部的第三节。 第九十八页,共181页 正常指纹:在食指本节附近,隐隐显露,色淡红略紫。 三关测轻重:可测知病情的轻重及病邪之深浅。 风关 气关 命关 指纹伸到指端——“透关射甲”,病情较为深重。 第九十九页,共181页 望舌 舌诊原理: 1、“舌为心之苗” 2、“舌为脾之外候” 3、舌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 第一百页,共181页 望舌的注意事项: 1、望舌要在进食之前进行; 2、注意区别“染苔”和其他假象: 乌梅、橄榄——染黑; 黄连、核黄素及中药煎剂——染黄; 牛奶、豆浆及乳汁——染白。 第一百零一页,共181页 舌诊的内容: 舌质(舌体)——全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舌面上的苔状物。 舌象——临床上舌质和舌苔的变化 正常舌象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即“淡红舌薄白苔” 第一百零二页,共181页 八纲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根据四诊搜集和掌握的材料(病史、证候、舌、脉象及体征),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类别的阴阳,即以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作为辨证的纲领。 第一百零三页,共181页 阴阳——分辨疾病的类别;疾病的表现尽管复杂,不外阴阳两类。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位的浅深,不在表就在里。 寒热——疾病的性质,不是热证便是寒证。 虚实——邪正的盛衰,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 第一百零四页,共181页 (一)未病先防 1、注重调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 2、注重防止邪气的侵害 3、养生保健 预防为主 第一百零五页,共181页 (二)既病防变 1、早期诊治 2、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一百零六页,共181页 1 深圳医学继教中心 《健康管理师中医养生基础知识》课件 深圳市人民医院蒋红玉教授 2012.1.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