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高质量文档大特价,1折起啦~

朗读基本技巧教案.doc

朗读基本技巧教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语言技能教案 PAGE 1 朗读基本技巧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朗读的四个基本要求,学会运用朗读的多种技巧包括语法停顿、感情停顿、语法重音、逻辑重音等表现的一般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语气、重音、停连、句调、语速等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及手段】 1.讲解法、赏析法、训练法 2.录音资料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诵读,只有用语速、节奏、重音来表现平仄与意境,作品的情趣和神韵才能出来。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 二 、语气的运用 声音受气息支配,气息则由感情决定,而感情的引发又受朗读目的和语境的制约。学会将情、气、声三者融为一体,并能运用自如,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它包含: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份量-“神”,及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的声音形式-“形”。 (一)语气的感情色彩 1、语气的感情色彩,主要是指语句所包含的是非和爱憎。 是非是指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赞扬、支持、亲切、活泼,还是批评、反对、严肃、郑重等等。爱憎是指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比如是喜悦、热爱、焦急,还是悲伤、憎恨、冷漠等等。 2、语气色彩的把握:准确贴切、丰富细腻。 1)准确贴切: ①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语句的感情色彩,避免见字生情、见句生情。 ②要抓不同语句的个性色彩,避免摸棱两可,似是而非。 2)丰富细腻: ①把握不同语句同样感情色彩之间层次上的差异。 ② 把握同一语句里色彩的多样化特点。 关键在于理解感受准确具体,朗读目的明确。 (二)语气的分量 语气的分量是指“在把握语气感情色彩的基础上,区分是非、爱憎的不同分寸的‘度’。 强调语气的分量,就是要求我们掌握语气感情的分寸、火候,表达时不炆不火,恰到好处。” 语气的分量可以从两方面去把握:一是语气感情色彩本身的级差;一是外部相关因素影响下态度分寸方面的级差。 语气的分量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 (三)语气运用的一般规律 爱?? 气徐声柔:口腔宽松,气息深长。51 憎???气足声硬:口腔紧窄,气息猛塞。60 悲?? 气沉声缓:口腔如负重,气息如尽竭。14 喜???气满声高:口似千里轻舟,气息似不绝清流。25 惧?? 气提声凝:口腔象冰封,气息象倒流。27 欲?? 气多声放:口腔积极敞开,气息力求畅达。5 急?? 气短声促:口腔似飞剑流星;气息如穿梭。27 冷??? 气少声平:口腔松软,气息微弱。30 怒??? 气粗声重:口腔如鼓,气息如椽。15 疑??? 气细声黏:口腔欲松还紧,气息欲连还断。34 二、停连的运用 (一)什么是停连 停连是指语言进行中的间歇和连接。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口语修辞手段。 (二)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和训练要领:   ①停连,是朗读者思想感情的继续和延伸,绝不是思想感情的中断和空白。   ②必须以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为前提,根据作品内容和语句目的安排停连。生理上需要的顿歇(如换合)必须服从于心理状态的需要,不能破坏语意的完整。   ③作品中的标点符号是朗读者进行停连安排的重要参考。但朗读实践则表明,有时不能完全受标点符号的制约。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的也需要停歇;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的则需连接。因此,在一定的语境中,应大胆突破文字标点符号的束缚,让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停连,取而代之。这也是克服朗读中呆板念字弊病的有效方法。 合理的停连,可使话语表意显豁,增加语言的节奏。同时,还能给听众留出思索、消化、回味的时间,更好地理解语意。若不善于停连,就会使说话人感到紧张吃力,喘不过气来,别人听起来含混费解,甚至会产生误解。例如“妈妈看见女儿笑了”这句话,停连的地方不同,表意也不同。 ①妈妈看见/女儿笑了。 ② 妈妈看见女儿/笑了。 △“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 △“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 △“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 △“最贵的^一顶值两千元”。 提示:这是一种区分语意的停连,由于停连的位置不同,语意便产生了歧义。朗读时,不能忽视作品内容和语句目的,要善于识别运用停连之后,语意是更为明确、正确,还是变得模糊、错误。这是用停连的关键所在。 (三)停连的处理方法 停连的处理对于出现在一句话说完的时候和出现在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时,其方法是不同的:? ?在一句话说完的时候,停顿要和句子的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