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至嵊州高速公路宁波段隧道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x

宁波至嵊州高速公路宁波段隧道工程施工组织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至峡州高速公路宁波段隧道工程施工组织方案 I.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2、 沿线自然条件 3、 主要工程数量 II .施工机构设置及施工队伍安排 1、 工程施工指导思想 2、 工程施工目标 3、 项目机构设置 4、 劳动组织及任务划分 5、 资源需要量计划 m .临时设施安排 工期安排 隧道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 施工顺序安排 2、 总体施工方案 3、 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 安全生产目标 2、 安全保证体系 3、 安全保证措施 叫.环保措施 I、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宁波至峡州高速公路宁波段总长 42.2km,设计有5座隧道:四角尖隧道、大 庙山隧道、柏坑隧道、两头乌 1号隧道及两头乌2号隧道等。各隧道基本概况如 下: 1.1四角尖隧道 四角尖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曲线隧道。左洞桩号 K9+275~k10+720,共长 1445m,其中明洞段长10m (进出口各5m,下同),纵坡为人字坡,坡度分别为 1.28%、-2.345%。;右洞桩号 K9+260~K10+700,共长 1440m,其中明洞段长 10m,纵坡为人字坡,坡度分别为 1.28%、-2.4%。隧道设计为净孔 5.0m,净宽 10.75m的单心圆曲墙式断面, R=587cm。 1.2大庙山隧道 大庙山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直线隧道,左右线纵坡均为人字坡,坡度分 别为2.5%、-1.7%。左洞桩号 K20+519~k21+670,共长1151m,其中明洞段长 10m;右洞桩号K20+551~K21+629,共长1078m,其中明洞段长10m。隧道设计 为净孔5.0m,净宽9.75m的单心圆曲墙式断面,R=565cm。 1.3柏坑隧道、两头乌1号、两头乌2号隧道 柏坑隧道设计为双拱联体隧道,起迄桩号为 K33+505~K33+644,曲线隧道, 纵坡为-0.3%,净孔5.0m,净宽2X 9.75m;两头乌1号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 曲线隧道,左右线纵坡均为单向坡,坡度为 2.0%。左洞桩号K34+656~k35+218, 共长562m,其中明洞段长 10m;右洞桩号 K34+650~K35+155,共长505m,其中 明洞段长 10m。隧道设计为净孔 5.0m,净宽9.75m的单心圆曲墙式断面, R=565cm。两头乌2号隧道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直线隧道,左洞桩号 K35+357~k35+824,共长467m,其中明洞段长10m,纵坡为单向坡,坡度分别为 2.0%、0.7%;右洞桩号 K35+350~K35+768,共长 418m,其中明洞段长 10m,纵 坡为单向坡,坡度为2.0%。隧道设计为净孔5.0m,净宽9.75m的单心圆曲墙式断 面,R=565cm。 明洞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暗洞衬砌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 计,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形式,初期支护以锚杆、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组成联合 支护体系,二次衬砌采用模注混凝土结构,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设置防 水层。 2、沿线自然条件 2.1气候 宁波届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分明,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多雨。 4?9 月主要受温暖湿润的热带或赤道海洋气团控制; 11月?次年3月主要受十冷的副 极地或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区内历年平均降水量1322mm,主要为4-9月的春雨、梅雨和台风雨。多年 平均气压1014.1pa。多年平均雾日 30.9日,年最多雾日 55天,多年平均湿度 79%,多年平均气温16.3C。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四角尖隧道隧址区届浙东低山丘陵,届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第二降起南 部,北东向构造较发育,隧址区有侵入接触带一条,接触断层 1条编号F1。隧址 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夹薄层粉砂岩,砂砾岩抗风能力较弱, 软化系数大,呈层状构造,为软质岩。隧道轴线皿类围岩占 1%用类围岩占 25% W类围岩占74知右,其中K10+450附近的F1断层接触带是全线的围岩薄弱 带。 隧址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F1断层接 触带可能地下水富集。 大庙山隧道隧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纪西山头组灰色凝灰岩、肉红色晶 屑凝灰岩,均届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层 12层,F11断层破碎带1条,其走向与隧 道一致,离隧道轴线水平距离 100~200m,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极小;隧道通过 地段地貌类型届低山丘型。隧道轴线皿类围岩占 1%用类围岩占9% IV类围岩占 90%E右。隧道区植被茂盛,覆盖层普遍分布,基岩出露条件较差,可能存在尚未 查明穿过隧道的断层破碎带,施工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以便及时掌握地质 情况。 隧道区地表地形起伏大,径流通畅,雨季时地表水大部分顺坡排出区外,下 渗补给量甚微,故隧道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但在一些断层破碎带或节理裂隙

文档评论(0)

suxiaojua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