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和美好品质”这个专题,选择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在阅读中了解这些伟人的美好品质,向他们致敬和学习。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二、课题内容简说: 《大禹治水》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朱德的扁担》本文通过写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以储备足够的粮食,战士们心疼朱德把扁担藏起来,朱德仍然坚持挑粮食的故事,展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格。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现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三、学习目标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扁、担、盛、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赏析故事的主要人物。 4.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美好品质,激发对这些人物的敬爱之情。 四、学习重点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扁、担、盛、度”。 2.了解、分析人物和情节,从人物身上体会到美好品质,自觉萌发敬爱之情。 五、课时分配 《大禹治水》………………2~3课时 《朱德的扁担》………………2~3课时 《难忘的泼水节》………………2~3课时 语文园地六………………3~4课时 六、教法与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品质。对人物的介绍和背景知识的补充必不可少,在讲解整个文章之后,学生能感受到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的品质和精神,表现出对他们的敬重。 15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4.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 5.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6.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难点 感受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法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懂每个句子。 3.了解文章大意,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学生自由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传说。(板书课题)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1)引导学生自学下列生字。 ①洪、灾、道、认、被: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②难: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的笔顺。 ①道:先写“首”,后写“辶”。 ②灾:“火”先写点、短撇,再写长撇、捺。 2.指导书写。 (1)难:提醒学生不要写错偏旁,右边部分是四横。 (2)洪、认、被:左窄右宽。 (3)业、产:各部件分布要匀称。 3.学生练习描红。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要求:碰到生字词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采用点读、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熟悉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课件)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猛兽 凶猛 灾难 火灾 继续 连续 农业 农民 3.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洪水经常(  ),使人们生活(  )。鲧用(  )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禹为了治水,三过(   )。他用(   )的办法,带领人们(   )。 检查交流:老师可作适当引导,结合“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这几条提示来回答。 四、小结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洪水到底要怎么治?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鲧和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批注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洪 灾 难 道 认 被 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x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