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和治疗课件.ppt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和治疗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和治疗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和治疗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和治疗

( 二) 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血液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类型 PaO 2 CO 2 max SaO 2 CaO 2 血液性 缺氧 N ↓ or N N ↓ A-V 氧含量差 ↓ 组织缺氧的机制 组织获得的氧量取决于: 毛细血管中平均氧分压与组织细胞氧分压的差值 贫血: 毛细血管中氧分压降低较快,氧向组织弥散 速度减慢,导致组织缺氧,动静脉血氧含量 差减小 Hb 与 O 2 亲和力增强的血液性缺氧, O 2 不易释出 皮肤颜色 贫血 —— 苍白 Hb-CO —— 樱桃红 HbFe +3 -OH —— 棕褐色 三、循环性缺氧 特征 circulatory hypoxia 组织血流量 ↓ (一) 原因 (1) 全身性循环障碍 : 休克、心力衰竭等。 (2) 局部性循环障碍: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病变。 (二) 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循环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类型 PaO 2 CO 2 max SaO 2 CaO 2 A-V 氧含量差 循环性 缺氧 N N N N ↑ 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 ? ,氧供 ? 四、组织性缺氧 特征 histogenous hypoxia 细胞利用氧异常 (一) 原因 (1) 药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氰化物 呼吸链酶活力 ↓ 用氧障碍 (2) 呼吸酶合成 ↓ : Vitamin 缺乏 (3) 线粒体损伤 : 高温、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和细 菌毒素等 。 (二) 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组织用氧障碍 皮肤颜色 HbO 2 ↑→ 玫瑰色 组织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类型 PaO 2 CO 2 max SaO 2 CaO 2 组织性 缺氧 N N N N A-V 氧含量差 ↓ 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 失血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低张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失 血 性 休 克 循环障碍 肺功能衰竭 内毒素血症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 一 ) 肺通气量增大 30mmHg < PaO 2 ↓<60mmHg 颈动脉体和主动 脉体化学感受器 P A O 2 ↑ 肺泡通气量↑ 呼吸加深加快 回心血量 ↑ 心输出量和肺血流量 ↑ ★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 急性 低张性缺氧的最重要代偿反应 (二)高原肺水肿 1. 进入 2500m 以上高原后 48 ~ 72h 内出现 ? 发病率: 5.7 % ~17.7 % ? 临床表现:胸闷,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 ? 体征:肺部湿罗音 发病机制 ? 急性缺氧使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增高,肺毛细血管内 压增高,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经肺泡 - 毛细血管壁漏出至 间质或肺泡; ? 缺氧可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液体渗出。 ? 缺氧时外周血管收缩,肺血流量增多,液体容易外漏。 ? 肺水清除障碍。 ( 3 ) 中枢性呼吸衰竭 PaO 2 <30mmHg 抑制呼吸中枢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一)心脏功能和结构变化 1. 心输出量(CO)↑ 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缺氧 交感神经兴奋 心率 ↑ 心肌收缩力 ↑ 心输出量 ↑ 心率 ↑ ,心肌收缩力 ↑ 呼吸运动增强 心律和心脏结构的改变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 变化特点和治疗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1 常 用 的 血 氧 指 标 2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3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4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外呼吸 组织 血液 循环 供氧 用氧 缺氧的概念 组织氧供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细胞代 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 hypoxia) 。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基 本 血 氧 指 标 概念 正常值 影响因素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Hb 氧饱和度 一、 血氧分压( PO 2 ) 物理溶解于血液中的 O 2 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 PaO 2 100 mmHg 外呼吸功能 吸入气 PO 2 PvO 2 40 mmHg 内呼吸状态(组织摄氧和用氧的能力) 二、 血氧容量( CO 2 max ) 氧分压为 150mmHg ,温度为 38 ℃时, 100 ml 血 液中的 Hb 所能结合的氧量。 20 ml/dl 正常值 取决于 Hb 的质与量 三、 血氧含量( CO 2 ) 100 ml 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 正常值 动脉血 CaO 2 19 ml/dl; 静脉血 CvO 2 14 ml/dl 取决于 氧分压与 氧容量 四、 Hb 氧饱和度( SO 2 ) 简称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合 Hb 占总 Hb 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 SO 2 = 正常值 ( 血氧含量 - 溶解氧量 ) ( 血氧容量 ) × 100% 动脉血氧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