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权利法学的滥觞.docx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帝四经:权利法学的滥觞 黄帝四经与黄帝阴符经道三十七家 993 篇具有经书地位 的,为《黄帝四经》 四篇和《道悳经》 两篇。《隋书·经籍志》“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其《黄帝》四篇、 《老子》二篇,最得深旨”。《七略》道三十七家 993 篇,属于封 建文化之前古典文化体系的有九家 151 篇,为《黄帝四经》四篇、《黄帝铭》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 《杂黄帝》五十八篇、《力牧》二十二篇、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刘向《说老子》四篇。道三十七家 993 篇具有经书地位的,为《黄帝四经》四篇和《道悳经》两篇。 《隋书·经籍志》“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西汉所言黄帝、 老子,即《黄帝》 和《老子》,简称黄老。《汉书·外戚传》“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 得不读《老子》尊其术”《,史记·曹相国世家》“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汉书·张陈王周传》“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 、《老子》之术”《,史记·乐毅列传》“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 指意”,《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 喜 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可见从西汉到战国, 《黄帝四经》和《道悳经》是受到广泛认同的核心经籍。对黄老学说的推崇,渊源于战国。贯穿战国中期与后期的齐国稷下 学宫,就宗述黄老学说。韩国黄老学说的氛围同样浓厚,为 韩诸公子所宗述,韩诸公子作《黄帝泰素》二十篇;韩非为 韩诸公子,其学说“归本于黄老”;申子为韩昭侯相,宗述黄 老。而楚国则是黄老学说的大本营。可见战国时期,齐韩楚 均盛行黄老学说。西汉对黄老学说的推崇,只是承战国之绪 而已。《史记·儒林列传》“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 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所谓黄老刑名, 就是指《黄帝四经》、《道悳经》、《黄帝君臣》、《黄帝铭》、《杂黄帝》、《力牧》之类。绌指革除,就是把整个黄老学说都革除掉,后果相当于 秦始皇焚书,除了《道悳经》保存下来之外,其他的黄帝书全部失传。封建统治者和儒家之所以不喜欢黄老学说,是因为作为古典文化的代表,黄老学说具有强烈的自由民主与权利精神,和封建文化的宗旨是完全冲突的,和鼓吹王权与等级制度的儒家六经之旨是相抵杵的。而《道悳经》之所以能 保存下来,是西汉末年严遵等援老入庄使 《道悳经》虚诞化,削弱了《道悳经》的自由民主权利精神,到东汉魏晋则进一 步玄学化, 从而能为封建统治者所容忍。 由于黄帝书的失传,后人只知老不知黄,而且所知道的这个老是老庄的老,不是黄老的老。黄老的老是严肃的政治哲学,而老庄的老已经完 全变成了虚诞的玄学。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但儒术真正具有 统治地位,是宋代将科举考试范围限定在儒家的四书五经之 后,象魏晋风行的是老庄玄学,李唐统治者仍崇奉老庄。中 国文化从西汉的黄老变成魏晋的老庄,再从魏晋的老庄变成 宋元明清的孔孟,文化的气息越来越微弱,最后变成历史的 灰烬,能不悲乎。 1973 年 12 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大批帛书,根据同时出土的一件有纪年的木牍,可以确定该 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 168 年)。马王堆有三座汉墓,一号墓墓主是第一代轪侯利苍之妻辛追,二号墓 是长沙丞相轪侯利苍,三号墓墓主为利苍之子第二代轪侯利豨。三号汉墓下葬的年代正是汉初黄老学说盛行的时期,所出土的帛书正是以黄老学说为主体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达 12 万字,有《道德经》甲本及卷后古佚书《五行》 、《九主》、《明君》、《德圣》,《道德经》 乙本及卷前古佚书 《经法》、《经》、《称》、《道原》,以及易经、医书、阴阳五行等大量 文献。古佚书《经法》、《经》、《称》、《道原》 写在《道德经》乙本之前,说明其地位比《道德经》还要高,经唐兰考证, 这四篇古佚书应为 《七略》道三十七家之 《黄帝四经》。《经》为黄帝与力黑、閹冉、果童等的问对, 《七略》道三十七家与《经》体例相似的还有《黄帝君臣》十篇、 《力牧》二十二篇。《经》之《观》与《顺道》等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被反 复引用,《国语·越语下》范蠡之言就反复引用 《观》的言论。 这些事实证明 《经法》、《经》、《称》、《道原》 即《黄帝四经》这个结论是可靠的。 《黄帝四经》失而复得,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幸运所在。有了《黄帝四经》 ,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就清晰起来了,我们对黄帝书的性质也就建立起了 完整的认识。以《道悳经》 、《黄帝四经》、《黄帝内经》、《金人铭》、《巾几铭》等为代表的黄帝书,属于封建文化之前的古典文化系统。

文档评论(0)

151****6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