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程地区环境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29 第四章 工程地区环境现状 4.1 自然环境 4.1.1 地形地貌 三垭河为雅砻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大雪山南侧海子坪,由北向南流至色者,然后转南西向流至俄尔乡与瓦屋沟汇合,再由北向南直奔雅砻江。河谷多呈“V”字形峡谷。其中龙塘子以上河段左岸陡右岸缓,龙塘子以下河段两岸较对称,地形坡度缓坡约20°~35°,陡坡约45°~70°,局部为悬崖;河床平均比降约84.6‰,宽约10~40m,枯水期水面宽3~10m,水流湍急。由于地处深山峡谷,流域内少有漫滩及阶地发育,仅在色者取水枢纽区见宽约20~50m的河漫滩。 河谷两岸冲沟发育,间距约0.8~5km,沟长1~5km,多与河流小角度斜交。横断面呈“V”字形,沟谷两岸对称,其地形坡度一般大于50° ,局部近于直立,沟床比降25~40%,向源侵蚀较明显,在沟口未见扇形展布的洪积堆积物。 工程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顶高程大多在3000m以上,最大切割深度大于1500m,相对高差一般800~1200m。地形陡峻,河流湍急,属构造剥蚀高、中山区地貌单元。 4.1.2 环境地质 1、区域地质概况 流域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的西侧,亦属滇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中部的北段,西部则是雅江旋卷构造的南延部分,东部则受到江官山帚状构造的影响。挽近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间歇性抬升,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相应地震基本裂度为Ⅷ度。 在工程河段内的河床及沟底和部分山麓广泛分布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其成分为冲积、洪积、坡残积堆积砂卵石、块碎石土、粉砂~壤土等组成。其余山体大都基岩裸露,基岩地层主要有三迭系的板岩和大理岩、砂岩、粉砂岩、千枚岩,二迭系的玄武岩,石炭系的千枚岩、板岩及火山岩,志留系的炭硅质板岩、云母片岩。 本区受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其物理地质现象较为发育,主要表现为风化、卸荷及崩塌。 区域地下水类型分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两种类型。孔隙潜水其水量一般约为0.1~0.30L/s。基岩裂隙潜水其水量受地形和补给条件的限制,变化较大,流量一般约0.05~0.25L/s,大者可达0.5~0.7L/s。对混凝土及钢材不具侵蚀性。 4.1.3 土壤 评价区域土壤成土母质多为砂页岩、千枚岩、花岗岩、石灰岩等,全县土壤有10个土类14个亚类及33个土种。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生物和成土母质等生态条件的综合影响,呈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与非地带性的区域分布特点。工程河段自然土壤以红壤为主,其次是黄棕壤、棕壤。农业土壤以水稻土类和潮土类为主。土壤质地以沙—中壤为主,重壤、砾石土次之,土壤绝大部分显弱性、中性及弱碱性,pH值在6.5~8.5之间。土层厚度以中厚层为主,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高,速效钾大于100ppm的占28.3%,50~100ppm的占58.7%。 评价区土壤带谱随山体高度、山体形态、坡向及小气候而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见表。 评价区土壤垂直分布 表4-1 位置 海拔m 土壤类型 三垭河、萝卜丝沟流域 2000或2400以下 红壤 2000(2400)~2400(2600) 黄棕壤 2400(2600)~3000(3200) 棕壤 3000(3200)~4000 暗棕壤 4000~4200 亚高山草甸土 4200~4900 高山草甸土 4900~5100 高山寒漠土 随着地理纬度的变化,评价区土壤类型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东南部大河边区及三垭区受雅砻江暖湿气流的影响,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形成了红壤。暖湿气流沿河谷而上,影响程度逐渐降低,由南至北气温、雨量递减,土壤类型随之发生变化,中部分布着黄棕壤;东北部形成了棕壤。 在山脉河流走向及高山峡谷地貌影响下,同一气候带内土壤带呈现出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交错排列的形式。 受地形、母质及水文地质状况的影响,暗棕壤地带的冰蚀湖边缘及低洼地、低阶地上分布有沼泽土;河流以及阶地上有潮土。潮土与沼泽土呈现出镶嵌状分布。 厂址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纪冲洪积、崩坡积堆积层。 工区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数据表 表4-2 地层及 代 号 岩 性 风化 状态 干密度 饱和 抗压 强度 抗剪强度 抗剪断强度 弹性 模量 变形 模量 允 许 承载力 泊松比 渗透系数(K) 稳定边坡 g/cm3 MPa C MPa tgφ C′MPa tgφ′ GPa GPa ×10-2 (cm/s) ×10-2 (cm/s) 临时 永久 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 漂卵砾石夹砂 φ=30~35° 压缩 模量0.03 ~0.035 0.40 ~0.50 6.5 ~8.4 1:1.0 ~ 1:1.25 1:1.25~ 1:1.5 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