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中考部编人教版语文《综合实践》专题复习教案.docxVIP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部编人教版语文《综合实践》专题复习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实践》教案 教学目标: 1.研讨综合实践类题目的常见类型; 2.了解综合实践类题目的考查形式; 3.?掌握几种常见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题型分析: 综合性学习内容包罗万象,一般是确立一个主题,进行系列活动。主要的 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计调查方式,写出调查结果,介绍名著内容 等。 2.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介绍家乡名人,关注家乡建设,彰显城市精神。 3.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劝说、辩论。 4.围绕某一名人进行系列活动。 二、考查形式: 取刊名、网名,发邮件、帖子,写颁奖词、串联词、创刊词、导游词,拟 标语、广告词、对联,完成调查报告,设计活动方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出 谋划策、提建议,或者以图表分析转述的形式出现,或者转述图表所包含的内 容,或者探究现象,等等。 三、解题思路 1 (一)搜集家乡的名人轶事、名优特产信息,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模拟 辩论会,做主持人;出黑板报;写编者按等。特别要关注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 并力求拥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或地域热点文化活动。 如“读书月”“地球一小时”“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关注民俗民风” 等等。 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要求,有针对性地答题。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学习 题中,关于地方名人的姓名、事迹以及名优特产、风景名胜等的回答,要准确 明了,不能张冠李戴;为家乡写标语、提建议时,要满含热爱家乡的情感,歌 颂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与口语交际题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习题,答 题时要遵循口语交际的特点,注意语言要与场合、人物的身份相符,表述简明 连贯得体;与名著结合起来的综合性学习题,要按照名著的要求来回答;至于 取网名、刊物名,写广告标语等,主要遵循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有鼓动性和 号召力的原则来答题。 四、典型例题透视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 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中秋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节日:重阳节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 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 参考答案:.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佩戴五 彩线(比如:中秋节望月思乡盼团圆,重阳节登高望远怀亲人,清明节扫墓踏 青寄哀思,等等)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 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 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 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就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 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 相似) 参考答案: 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传统文 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3 4.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激励着一代 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学们学习了他的不少作品。为 了展示学习成果,班上将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 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辨识作品 小晴收集了鲁迅的四篇作品,请你帮她选出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故乡》 C.《父亲的病》 D.《二十四孝图》 参考答案:B (2)拟串联词 串联词一般需要在两个环节中间穿线搭桥,既要关照先前,画龙点睛,又 要引导其后,渲染蓄势,把活动的两个环节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恰到好处 地调动活动的气氛。 本次读书活动,有介绍鲁迅作品内容的环节。小洋向同学们介绍了《五猖 会》,接下来将由小云介绍《孔乙己》。 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两个同学介绍的内容衔接起来。(要求: 串联词要扣住文章内容,60~90?字) 4 参考答案:刚才小洋带领我们体会了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急切、 兴奋的心情,以及他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下面让我们跟随小 云去认识一位在封建科举教育的毒害下走向死亡的读书人——孔乙己。(符合 串联词要求,能围绕作品内容表述,语言简明流畅即可) (3)探究名言 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 用四字词语概括。(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 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

文档评论(0)

fangqi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