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叉神经解剖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位于脑桥中部,支配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鼓膜张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腭帆张肌。 一般躯体感觉核 1、三叉神经中脑核 位于中脑,接受来自咀嚼肌的本体感觉冲动。 2、三叉神经脑桥核(感觉主核) 位于脑桥中部,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齿的触觉传入。 3、三叉神经脊束核 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上颈段,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的痛、温觉传入。 (二)分支分布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3.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三叉神经痛的流行病学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在年轻人中不常出现,发病高峰期在50-70岁。尽管早期文献表明三又神经痛患者中女性占强优势,但目前的数据表明患者中仅60%是女性。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三叉神经在脑桥被异行扭曲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后根,局部产生脱髓鞘变化而导致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半月神经节的感觉根和运动支发生脱髓鞘改变,脱失髓鞘的轴突与相邻纤维间发生短路。因此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也可经短路成为传入冲动,达到一定的总和而激发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产生疼痛。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女多于男。 疼痛部位:三叉神经2、3支分布区多见,面颊, 上下颌及舌部最明显,单侧多见。 疼痛性质: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 持续时间:短暂,数s至1-2min,突发突止, 间歇期完全正常。 扳机点:鼻翼、颊部和舌。 痛性抽搐:见于严重病例。 病程:周期性,很少自愈。 发作期数d、数w或数m, 缓解期数d至数y 体征: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牙痛:三叉神经痛往往被误诊为牙痛,有的拔牙后仍痛才确诊。一般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多局限在牙龈部,进冷、热食时可加剧,牙齿局部检查和X线检查可发现牙病、埋伏牙或肿瘤。 舌咽神经痛:本病的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骤然发作和突然停止,间歇期如常,且疼痛部位亦与其毗邻,可与三叉神经痛并存,因此不少舌咽神经痛病例被误诊为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较少见,以左侧发病较多,疼痛较深在,疼痛位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疼痛部位在舌根、软腭、扁桃体、咽部以及外耳道等处。常在进食、吞咽、说话时诱发。扁桃体可有压痛。用4%可卡因,l%贲妥卡因或地卡因等涂于咽部、扁桃体及舌根部,如能止痛即可确诊,并能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蝶腭神经痛:病因不详,可能与鼻窦感染有关。疼痛位于颜面深部,可由牙齿发出,放射到鼻根、颧、上颌、眼眶、乳突、耳部、枕部、肩部和手部等处,眼眶可有压痛。疼痛呈烧灼样或钻样,阵发性或持续性,无一定规律。疼痛发作期可伴副交感症状。如面色潮红、结膜充血、畏光、流泪、鼻塞、流涕等。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情况和特征与原发性相似,但发病年龄较小,检查时常可发现神经系统体征,鉴别需作进一步检查,如颅底拍片、脑脊液检查、鼻咽部活检、CT扫描及MR检查等。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治疗药物,70%-80%的病例可缓解疼痛。开始0.1g,每日2-3次,口服。以后逐渐增加剂量,一般0.6-0.8g/d,最大量不超过1.2g/d。眩晕、走路不稳、皮疹、白细胞减少和肝损害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 如卡马西平无效可考虑改用苯妥英钠。 2.苯妥英钠:有效率为20%-50%,0.1g/次,分3次口服,头晕、嗜睡、齿龈增生、共济失调等是常见的不良反应。 上述两药无效可试用氯硝西泮,6-8mg/d口服。40-50%病例可有效控制发作。 同时辅以大剂量维生素B12,1000-2000μg,肌肉注射,2-3次/周,4-8周一疗程。 对本病的认识 认为本病的病位在阳明经脉,阳明经上荣于面,胃肠积热或痰热,湿热,外感风热、风寒之邪,皆可致阳明经脉受阻。阳明居太阳、少阳之间,其外通于太阳之寒,其内窘于少阳之火,太阳主寒化,连少阴而化热,少阳主火化,连厥阴而生风。风乘火势,火借风威,致使阳明受风火之燔灼而产生疼痛。 选穴依据 颧髎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交会穴,又为足三阳经筋结聚点, 足三阳经筋交会于此。该穴是治疗面部经筋病变的首选穴, 故针刺本穴,不仅能疏导太阳、少阳之经气,起到治疗局部的作用,而且对经筋网络循行的邻近部位也有调整作用。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选穴依据 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