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关函数求相位差.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相关函数求相位差 法一、利用互相关函数的性质:对于单频信号而言,时移相当于相移,相关系数从初始值变成最大值的时候,说明相位差也从初始相位差变为零。 组数 采样周期 采样点数 准确值 计算值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1 T=8 128 60 0 60 100% 2 T=16 128 60 0 60 100% 3 T=8 512 60 42.2701 17.7299 29.5499% 4 T=16 512 60 42.2701 17.7299 29.5499% 5 T=8 1024 60 63.3431 3.3431 5.5718% 6 T=16 1024 60 63.3431 3.3431 5.5718% 法二、利用互相关函数的两同频正弦信号的互相关函数零时刻值与其相位差的余弦值成正比的原理获得相位差。 式中k为采样点。通过信号x和y的自相关与互相关函数的计算,可求得它们的相位差。 组数 采样周期 采样点数 准确值 计算值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1 T=8 128 60 60.0590 0.0590 0.0984% 2 T=16 128 6 60.0295 0.0295 0.0492% 3 T=8 512 60 60.0147 0.0147 0.0245% 4 T=16 512 60 60.0073 0.0073 0.0122% 5 T=8 1024 60 60.0073 0.0073 0.0122% 6 T=16 1024 60 60.0037 0.0037 0.0061% 比较两种方法可知:第二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可见如果只是简单的求取互相关函数,用第一种方法即可( 直接调用xcorr),但是如果要求取延迟时间,则可以按照互相关的具体公式编写函数! 具体程序如下: n=512;%设定每周期数据采集点数 T=5;%采样周期数 fen=60;%将度转化为分:1度=60分 hs=360/(2*pi);%弧度转化为度数 t=0:2*pi/(n-1):2*T*pi;%采样数 N=length(t);%采样长度 y1=4*sin(t);%信号1 y2=4*sin(t+pi/(180*6));%信号2 Cc=xcorr(y1);%求互相关函数 %用互相关函数数学表达式求相位差:rm(n)=Rxy(n)/sqrt(Rxx(0)*Ryy(0)) C0=sum(y1.*y2);%y1和y2互相关 A0=sum(y1.*y1);%y1自相关 B0=sum(y2.*y2);%y2自相关 a=sqrt(A0); b=sqrt(B0); zhunquezhi=(pi/(180*6))*hs*fen jiaocha=acos(C0/(a*b))*hs*fen%相位差计算公式 jdwucha=jiaocha-zhunquezhi%绝对误差 xdwucha=((jiaocha-zhunquezhi)/zhunquezhi)*100%相对误差 %用有效值计算比值差 youxiaoy1=sqrt((1/(N-1))*sum(y1.^2)) %计算y1有效值 youxiaoy2=sqrt((1/(N-1))*sum(y2.^2)) %计算y2有效值 bizhicha=abs((youxiaoy1-youxiaoy2)/youxiaoy1)*100 %计算比值差 %作图 m=(-N+1):(N-1); subplot(311); plot(t,y1); grid; subplot(312); plot(t,y2); grid; subplot(313); plot(m,Cc); grid;

文档评论(0)

138****49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