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第十二章(12P).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 退出 页 出版社 社文分社 * 第十二章 敢于创新 * 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人成功的重要基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创新精神如何,创新潜能开发的程度,对21 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就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章主要探讨创新的含义、大学生创新的心理特点及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 第一节 创新概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时代呼唤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要想顺利完成这一任务,大学生必须了解有关创新的理论。 一、创新的含义 二、创新思维及其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它使人能突破思维定势思考问题,从新的思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广阔性 2.思维的求异性 * 3.思维的流畅性 4.思维的灵活性 主要表现为:①思维的立体性,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寻求问题答案;②思路的变通性,即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能及时放弃旧的思路,转换新的思路;③方法的多样性。 5.思维的突发性 6.思维的综合性 7.思维的主动性 8.思维的深刻性 (三)创新思维的形式 1.发散思维 1)必要时能用来做尺子画线。 2)能作为礼品送人表示友爱。 * 4)铅笔的芯磨成粉后可作润滑粉。 5)演出时可临时用于化妆。 6)削下的木屑可以做成装饰画。 7)一支铅笔按相等的比例锯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 8)在野外有险情时,铅笔抽掉笔芯后还能被当作吸管吸食石缝中的水。 9)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 2.集中思维 3.逆向思维 4.联想思维 5.侧向思维 * 三、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 2.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 3.自然环境因素 4.教育的因素 (二)主观因素 1.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①对新颖、反常的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究精神。②不满足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喜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③谈话或文字表达时常用类比、联 * 想的方法。④独立的个性,不愿人云亦云,不迷信教师和权威,愿意探索自己独特的研究途径。⑤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和承担责任,对危险和困难考虑较少。⑥全神贯注地读书或书写,能长时间地思考问题。⑦有旺盛的求知欲,知识面较广,专业精通。⑧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喜欢参加激烈的辩论,但并不固执己见。⑨情绪饱满、热情,富有想象力,不刻板守旧,伸缩性强,有幽默感,很少有心不在焉的时候。⑩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与作息习惯。 2.消极的心理品质 (1)胆怯。 (2)倦怠。 (3)嫉妒心。 (4)从众性。 (5)习惯性思维。 * (6)创新意识弱。 (7)兴趣狭窄。 (8)性格狭隘。 (9)固执与偏见。 (10)骄傲自满。 (11)错误的心理动机。 (12)认识上的片面性。 (13)与创新有关的知识缺乏。 (14)思维方式上封闭和墨守成规。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点 大学生处于人生中接受新知识最快,最富有创新力的黄金时期,让他们了解自身创造力的特点和意义,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 一、大学时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 (一)身心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创新力变为现实 二、大学生创新心理的特点 (一)想象丰富,但有时脱离实际 (二)思维敏捷,但有时不善于掌握方式 (三)独立性强,但有时盲目自信乐观 (四)想创新,但有时不善于利用条件 (五)情绪化现象严重,自我调节能力差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民族经济繁荣的主要力量 (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 (三)创新能力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 * 第三节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并不是很神秘的东西,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都有这种潜能。创新能力更是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人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培养和提高的。 一、实施创新教育,激发创新潜力 (一)营造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环境和氛围 (二)实施课堂改革,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情感,发挥学生创新潜能 (四)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克服创新障碍,营造创新环境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达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