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doc

毕业论文《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学 生:XXX 指导老师:XXX 2013年04月16日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有效的全面护理。结果:掌握心肌梗死有关知识,细心观察病情变化,降低了患者死亡率。结论:科学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其特点为起病急,发展迅速,常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等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除有效的治疗外,临床护理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疾病的转归有着直接的影响。心肌梗死如能早期及时发现,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此,良好及时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准确观察记录病情 1、1加强巡视 认真巡视病房,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时记录报告患者对胸部不适或疼痛的叙述,性质、位置、持续时间、放射部位、诱发因素,用药后的缓解情况。护理中应了解患者的主诉,自觉症状的好转、恶化,有无新的不适,与药物治疗是否有联系。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1]。如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湿冷、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则提示心源性休克。如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咳嗽、咳泡沫样痰,则提示出现急性左心衰。对病情变化应立即就地抢救,减少搬动。开放静脉通道,这样有利于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准备好除颤仪等急救用品及药物并放于床边[2]。心肌梗死的疼痛部位、性质、放射区域与心绞痛相似,其与心绞痛不同之处如下:①常发生在休息时无明显的即时诱发因素。②疼痛时间较心绞痛明显延长多在1—2小时,可持续4小时甚至几天。③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剧烈难忍。④休息与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易使疼痛缓解往往需用较强的麻醉剂痛剂。⑤疼痛部位大多在胸前或后背但范围较广常累及整个心前区而放射不明显。⑥常伴有烦躁不安出冷汗,恐惧,甚至有濒死之感。⑦常伴有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血沉增快,血清酶增高等心肌坏死表现。⑧具有特殊的心电图改变多有休克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3]。 1、2心电监护 护士应能识别异常心电图,及时通知医生。要对心律失常有充分的认识,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4],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时,电极位置一定要固定好,检查导联线连接是否牢固,防止患者翻身时电极脱落。 1、3心电图表现 1、3、1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1)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2)ST段抬高,弓背向上;(3)T波倒置。无Q波心肌梗死者中,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特点为: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 1、3、2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梗死后数月至年,陈旧梗死期:①ST段逐渐下降至等电位;②T波逐渐深倒或向上;③坏死性Q波可持久存在,亦可经数月至数午后自行消退或变浅;④R波振幅较前稍低。 1、3、3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 (1)静息时心电图:约半数病人心电图是正常的,或只有轻微的ST-T改变,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塞的改变。(2)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①ST段改变:以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呈缺血型下移;②T波改变:以R为主的导联T波高耸或T波低平、双相或尖锐倒置;③可伴有u波倒置。若原来已有ST-T改变,发作时可使这些改变更加显著。上述图型改变是暂时性的,在心绞痛缓解后,多能恢复到发作前的形态。 1、3、4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 (1)R波:R波振幅可突然降低。(2)ST改变:ST-T易变和多变,多出现暂时性缺血性ST段下移T波低平、双向、倒置或呈冠状T波,变异性心绞痛时有关导联ST段抬高。(3)一过性心律失常,如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等。(4)可伴有u波倒置和Q-T间期延长。上述图形易变,如果处理不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可出现梗塞图形,但多数在心绞痛发作后能恢复到发作前的形态。 1、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心肌梗死病人24小时总入量不应超过1500ml,滴速一般控制在20-30滴/min。伴有心衰时,滴速不超过20滴/min。 2、对症护理 2、1疼痛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剧烈的疼痛可引起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由此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梗死面积扩大。为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我们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发病后一周内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的一切日常生活皆由护士协助。注意保暖,并遵医嘱给予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5]。 2、2休克 对休克患者,采取中凹卧位。分别抬高头部和下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