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用药分析 初晓艺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 麻醉药:乙醚、三氯甲烷、氟烷和氧化亚氮  成瘾性镇痛药:吗啡及其人工合成代用品哌替啶等 窒息、戒断症状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催眠药新生儿嗜睡、中枢抑制等 抗高血压药:利血平、美加明 抗甲状腺药:硫脲类 其他药物: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多粘菌素、杆菌肽、头孢噻啶、万古霉素、噻嗪类利尿药、维生素A、D,锂盐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吗啡、哌替啶等 窒息、戒断症状 镇静药、抗惊厥药或洋地黄毒苷 氨茶碱 呼吸系统药物 不宜使用中枢性镇咳药,以祛痰消炎为主 氨茶碱的中枢兴奋作用 消化系统药物 不宜过早使用止泻药 不宜使用导泻药 患儿,女性,1岁半,体重10kg,发热、轻咳3天,伴流涕。给予布洛芬混悬液7.5ml/次(混悬液:20mg/ml,100ml/瓶)口服。 分析:退热药选择 退热药剂型和剂量确定 ①退热药选择: 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可以辅以物理降温方法。 ②退热药剂型选择和剂量确定: 小儿宜选择液体制剂如混悬剂和混悬滴剂。 布洛芬剂量偏大,建议为3-5ml/次,每天不超过4次。 患儿,男,1个月,鼻出血1天。查体:鼻衄,四肢淤点淤斑。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00s,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100s。诊为:维生素K缺乏。给予静脉注射维生素K1治疗。患儿用药1分钟后出现气促、喘憋,15分钟后出现红色皮疹。停药后,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消失。 本例情况应属于错误的给药途径。 维生素K1注射液说明书提示,本品一般应采用肌内和皮下注射的给药途径,特殊情况下患者可使用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宜缓慢,给药速度不应超过 1mg/min;静注过快(超过5mg/min)可引起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低血压等。病例报告分析显示,95.3%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为静脉途径给药。 患儿,男,4岁,咳嗽5天,发热1天,体温39℃,伴流涕,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肺炎合剂20ml,一日3次;阿司匹林泡腾片200mg/次,需要时服。家长将阿司匹林泡腾片掰成四份,让患儿配合白开水吞服,造成患儿恶心、上腹不适。 本例情况应属于错误的服药方法。 由于对胃刺激,阿司匹林一般被制成肠溶片,用水冲服。在用于发热或镇痛时,为迅速发挥疗效,可制成泡腾片,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泡腾片中柠檬酸钠的缓冲作用以及碳酸氢钠的中和作用降低了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副作用较普通片剂低。 患儿,男,4岁,体重15kg,主诉:咳嗽5天,发热2天。查体:体温38.5℃,呼吸30次/分,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细湿音。实验室检查:WBC 13.9×109/L,N 89.2%。给予头孢氨苄颗粒500mg/次,一日3次,抗感染治疗。 本例属于超剂量用药。 头孢氨苄为半合成的第一代口服头孢菌素,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仅为0.6~1小时,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应采取一日多次给药形式。头孢氨苄(说明书)成人剂量:250~500 mg/次,每6小时一次;儿童剂量:按体重一日量为25~50mg/kg,每6小时一次或一日2~4次。患儿4岁体重约15公斤,一次给药用量已达到成人剂量(一次500mg)。 * (二)防止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滥用 上呼吸道感染使用抗生素指征 注意抗菌药不良反应 诊断未明时,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注意不良反应 三、儿童用药原则 * (三)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口服 溶液优于片剂、粉剂 果味制剂 含糖颗粒剂 注射 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 静脉给药 其他途径 吸入、滴剂、漱口、口含 皮肤黏膜给药 三、儿童用药原则 * 根据体重计算 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见表2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最为科学 (四)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个体化给药 * 儿童剂量 = 70Kg 成人剂量×儿童体重 三、儿童用药原则 * 根据成人剂量计算用药剂量: 表2 小儿剂量折算表 1/2~2/3 9岁~14岁 1/5~1/4 1岁~2岁 2/5~1/2 6岁~9岁 1/7~1/5 6个月~1岁 1/3~2/5 1岁~6岁 1/14~1/7 1个月~6个月 1/4~1/3 2岁~4岁 1/18 ~1/14 初生~1个月 相当成人用量比例 小儿年龄 相当成人用量比例 小儿年龄 * 按体表面积计算用药剂量: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2)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