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概要复习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概要复习重点.doc

常见症状 病人主观感觉到的不舒服或异常感觉称为症状,如头痛、乏力、多梦、呼吸困难等。医师或者其他人能发现的异常表现称为体征,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皮疹、肝脾肿大等。 第一节 发热 一、正常温度: 36.3~37.2℃(口温 oral temperature ) 36.5~37.7℃( 肛温 anus bowel temperature) 36.0~37.0℃( 腋温 axilla temperature ) 二、发热的病因: 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以感染性为主。 三、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分子量大,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 如:1) 微生物病原体; 2) 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物; 3) 抗原抗体复合物; 4) 某些类固醇物质; 5) 多糖体成分、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 四、发热的分度: 低:37.3~38℃ 中: 38.1~39℃ 高: 39.1~41℃ 超高: 41℃ 五、热型:(知道例子) 稽留热 特点:T39~40℃,24h波动1℃ 见于:伤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弛张热 特点:T39℃,24h波动2℃,但T仍大于正常 见于:各种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 间歇热 特点: T骤升骤降,间歇期可1天,间歇期T正常 见于: 疟疾、 急性肾盂肾炎等。 波状热 特点:T渐升39℃,数天渐至正常,数天渐升,如此反复 见于:布氏杆菌病等。 不规则热 特点: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 第四节 发绀 发绀的定义及出现部位: 定义:血中还原型Hb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出现部位:皮肤薄,色素少,毛细血管丰富的皮肤、粘膜部位,如口唇、鼻尖、颊部、甲床。 第五节 黄疸 一、黄疸:定义,三种黄疸的鉴别,见于哪些疾病: 黄疸: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正常值:3.4-17.1μmol/L)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 黄疸 分类 原因 主要表现 溶血性黄疸 由于大批红细胞被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了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水平而出现黄疸 一般黄疸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尿茶色或酱油色 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的损伤,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降低,因而血中的UCB(非结合型胆红素)增加。然而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将UCB转化为CB(结合型胆红素),CB一部分仍经毛细胆管从胆道排泄,另一部分经已损害或坏死的肝细胞反流入血中。此外,因肝细胞肿胀及小胆管内胆栓的形成,也可使胆汁排泄受阻而返流入血液循环中,致血中CB增加而出现黄疸 皮肤、黏膜呈浅黄至深黄色,有疲乏、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 胆汁淤积性黄疸 胆汁淤积可分为肝内性和肝外性二类。肝内性又可分为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性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胆道阻塞,阻塞上方的压力升高,胆管扩张导致小胆管与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 皮肤呈暗黄色,完全阻塞者颜色更深,甚至呈黄绿色,并有皮肤瘙痒及心动过速。尿色深,粪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第六节 咳嗽与咳痰 引起咳嗽咳痰的相关疾病: 咳嗽,呼吸性、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咳嗽。 咳痰,痰的性质:血痰、粉红色痰(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肿)、泡沫痰、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大量脓痰(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痰分三层),恶臭痰(厌氧菌感染)。 二、痰的性状和量: 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粘液脓性、脓性、血性等。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量较少。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时痰量较多,且排痰与体位有关,痰量多时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底层为坏死组织碎屑。铁锈色: 大叶性肺炎;果酱样: 克雷伯氏杆菌肺炎;巧克力样: 阿米巴肺脓肿;黄绿、翠绿: 绿脓杆菌感染;白、粘稠、拉丝、难咳: 白色念珠菌;恶臭: 厌氧菌。 咯血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呕血 咯血 病因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炎、 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出血前症状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出血方式 呕出,可为喷射状 咯出 血色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鲜红 血中混有物 食物残渣、胃液 痰、泡沫 反应 酸性 碱性 黑便 有,可为柏油样便, 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出血后痰性状 无痰 常有血痰数日 第八节 呼吸困难 定义: 病人自觉:空气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