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儿童颈椎前路手术研究进展.doc

临床医学论文-儿童颈椎前路手术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儿童颈椎前路手术研究进展

临床医学论文-儿童颈椎前路手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 儿童颈椎前路手术研究   自Smith Robinson介绍颈前路手术治疗成人颈椎疾病以来,该手术入路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各种颈椎疾患的治疗,如创伤、先天畸形、医源性畸形的矫正,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肿瘤等。由于儿童颈椎椎体尚未完全发育,和成人相比,手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现对儿童颈椎前路手术的适应证,植骨、内固定器械选择的技术要点,生物可吸收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1? 手术适应证   1.1? 脊柱畸形? 颈椎前路手术可应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儿童脊柱畸形,如先天畸形、创伤、结缔组织病和医源性疾患等所导致的后凸畸形。Holmes和Hall〔1〕于1978年首先报道了儿童颈椎前路手术,对1例先天性多椎体畸形患儿首先行前路多节段椎体切除、矫形,C1~5自体胫骨柱状植骨融合,1个月后二期手术,经后路颈椎植骨融合。同时报道1例4岁医源性后凸畸形患儿,C1~4椎板切除后继发C2、3和C3、4半脱位,出现下颈部疼痛,后凸畸形,行前路C2~5自体植骨融合,Halo架外固定,随访2年半,效果满意〔1〕。Deburge和Briard〔2〕报道1例14岁女性,C7半椎体,头部倾斜,分期进行前、后路半椎体部分切除,楔形截骨,复位矫形后前路钢板内固定,保持稳定。Piccirilli和Chadduck〔3〕报道1例Morquio综合征出现严重的C3~5后凸畸形,首先采用Halo牵引固定,行前路C3~5椎体切除,同时切除大量的纤维组织和后纵韧带,全厚颅盖骨植骨,缆绳辅助固定。Larsen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缔组织疾患,也可导致颈椎后凸畸形而需要外科手术干预〔4、5〕。Banks等〔4〕报道1例,13岁男性,首先行后路椎板切除,然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行枕、颈、胸前后路融合。   1.2? 脊柱创伤? 颈椎前路手术常用于儿童颈椎创伤。儿童颈椎由于各种结构成分弹性的增加,损伤并不常见〔6〕。72%发生于8岁以下患者,其中的绝大多数发生在枕骨到C3之间。除了产伤以外,年龄较小的儿童极少发生C2以下骨折〔7〕。到10岁时,大多儿童的颈椎和成人相似,10~12岁儿童颈椎创伤的特点和成人完全相同,以下颈椎为主〔8〕。 ???   儿童颈椎损伤大多采用保守治疗。而当需要手术时,通常采用后路手术。有作者认为,颈椎椎体上下终板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手术后脊柱不稳,发生成角畸形〔6〕。然而,也有一系列报道认为,前路颈椎间盘或者髓核切除椎间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效果优良〔6、9~13〕。 ???   Wickboldt等〔9〕回顾分析他们所做的5例患者,年龄11~14岁,下颈椎创伤性不稳、半脱位,行ACDF,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例在术前经过长时间的制动,只有1例伤后早期手术。术中发现,5例患者均存在椎间盘纤维环撕裂,作者认为由于项韧带、关节囊、椎间盘愈合能力较差,该类患者采用Halo制动不易达到骨性融合。幼年时椎间盘的幼小血管的分支可达深层,随着年龄增长,血管逐渐减少,血管口径变细,一般在13岁以后已无血管再穿入深层,进一步降低了创伤后的自身愈合能力。因此,对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主张早期前路手术干颈,以达到早期融合、稳定的目的。 ???   Shacked等〔6〕报道6例颈椎损伤,年龄3~14岁,分别行前路减压和稳定手术。作者提出的颈椎创伤的手术适应证和Anonymous的观点相同,即:严重的过屈性暴力损伤,椎体爆裂骨折;颈椎骨折、脱位,累及后部结构和椎间盘;脊柱解剖变形,脊髓受压〔10〕。其中1例伤后8周手术,融合失败,该患者在手术前采用Halo制动。随访中尽管有轻度后凸发生,无不稳定和畸形发生。作者强调了植骨块合适的形状、大小及三面皮质骨在植骨融合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Brockmeyer等〔12〕总结他们应用儿童内固定器材的经验。11例青春期的儿童因为骨折和韧带损伤性不稳行颈前路钢板固定,7例采用自体髂骨植骨,4例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结果大多满意,但有1例同种异体骨发生塌陷,而行二次手术。Dickerman等〔13〕报道1例18个月患儿,因摔伤出现四肢瘫,C2、3椎体破坏。予以C3椎体次全切除,自体肋骨植骨,前路可吸收Macropore钢板系统固定,二期行后路枕-C3融合,钛缆固定,自体肋骨植骨,术后辅以Halo外固定4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融合满意。   1.3? 颈椎间盘突出? 青少年颈椎间盘血供良好,周围韧带弹性大,椎间盘突出在儿童并不常见。当突出发生时,由于丰富的微血管系统存在,通常会发生自发吸收〔14〕。偶尔,会发生严重的神经根症状或者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