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渗出与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x

药物渗出与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渗出与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药物渗出与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心内科:唐杨 药物渗出/外渗的概念 药物渗出(infiltrat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extravasation of drug) 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致外渗性损伤常见药物 血管活性类:多巴胺 胺碘酮 垂体后叶素等 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 氯化钾 氯化钙等 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 50%葡萄糖 脂肪乳 TPN等 化疗药物:阿霉素 柔红霉素 长春新碱等 哪些因素会导致药物外渗呢? 药物外渗的影响因素 生理解剖 疾病 因素 药物 性质 专业知识缺乏,药物特性、使用方法等掌握不足 临床经验不足,对外渗判断能力差 被动输液治疗,输液工具使用不当 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责任心欠缺,巡视不到位 药物外渗风险宣教不到位 护理人员因素 生理解剖因素 老年人血管硬化或脆性大,血流缓慢,药物起始局部药液浓度相对高,刺激作用增强 小儿血管壁薄,血管腔细小,比成人更容易受到药物化学刺激 疾病因素 昏迷、休克、肺心病病人: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 癌症患者反复化疗,血管脆性增加 糖尿病: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周血管病变 静脉压增高:如静脉血栓、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及乳腺癌术后 药物因素 药物酸碱度(PH值) 药物的渗透压:渗透压越大,静脉刺激性越大 药物毒性作用及变态反应 药物浓度(稀释程度) 药物输注速度 外渗--药物输注速度 外周小静脉 (血流:1ml/分) 60滴/分 80滴/分 300ml/h (5ml/分) 500ml/h (8.3ml/分) 液流>血流(如果此时为较刺激性药物) 血液回流受阻 血液稀释药物能力 下降/甚至为零 化学性 静脉炎 渗出 血管壁压力 机械性静脉炎 级别 临床表现 0 没有症状 1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2.5--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3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4 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15cm,皮肤紧绷,半透明状、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疼痛,呈凹陷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疼痛 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04 刺激性或毒性药物刺激静脉内壁造成静脉炎 药物渗出致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红肿硬结或脓肿,称化学性蜂窝组织 局部炎症进一步发展造成局部组织糜烂坏死,称为渗出性坏死 高渗药物(TPN、20%甘露醇等) 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小时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呈暗紫色或黑色 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药物(多巴胺、胺碘酮等)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灼痛,约8-10h变性坏死 化疗药物外渗(柔红霉素、长春新碱等)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红润、苍白、灰白、继之(烧伤样改变)黑红、紫黑、黑痂或继发感染 1、合理静疗 有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大输液市场容量在100亿瓶以上,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体,远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卫计委建议合理用药 “能不用就不用” “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 “能肌注不输液” 被动治疗 主动选择 仅简单执行医嘱,按规定时间、剂量等输入药物,较少考虑血管损伤、患者痛苦及安全等问题 治疗方式 输液工具 临床常用溶液渗透压 溶液 渗透压(mOsm/L) 0.9%氯化钠 308 3%氯化钠 1030 5%葡萄糖 278 10%葡萄糖 505 5%碳酸氢钠 1190 10%氨基酸 925 临床常用药物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mOsm/L)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50%葡萄糖 2526 20%甘露醇 1098 TPN 1400 临床常见药物pH值 溶液 渗透压(mOsm/L) 氨卡青霉素 308 钾 1030 吗啡 278 多巴胺 505 多巴酚丁胺 1190 万古霉素 925 1、避免机械性损伤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 输液完毕,先拔出针头,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减轻甚至消除针头对血管的机械性切割伤 钢针零容忍 2、慎重决定静疗方案 病人情况 药物因素 治疗目的 优选静疗 方案 3、加强教育 学习交接班制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