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ppt

【精品PPT】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品PPT】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第2版)使用及备课要点 内容筛选 主题展开 一、内容筛选 原则 机制 (一)原则 立足本班幼儿 考虑可用资源 基于教材内容 灵活选择运用 幼儿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 小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小班宜开展5-8次,中班8-10次,大班10-15次。” 按18周计算,小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90-144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小班上学期活动数:154个。 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 小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54个) 中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班8-10次。” 按18周计算,中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44-180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中班上学期活动数:194个。 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 中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194个) 大班上学期内容筛选例举 《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第五条规定:“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大班10-15次。” 按18周计算,大班一个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数为:180-270个。 省编幼儿园教材大班上学期活动数:206个。 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 大班主题统计与筛选一览表(共206个) (二)机制 县或区层面 幼儿园层面 年级组层面 教师个人层面 1、县或区层面 2、幼儿园层面 3、年级组层面 4、教师个人层面 二、主题展开 为何选择这个主题 如何开展这个主题 (一)为何选择这个主题 必要性:经验基础、时间背景、教育价值 可行性:教育资源获取、教师自身条件 必要性: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 经验基础:幼儿正经历着“我上幼儿园了”。 时间背景:小班上学期开始,幼儿刚刚进入 幼儿园。 教育价值:缓解幼儿分离焦虑,让他们尽 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环境, 实现从家庭到幼儿园顺利过渡。 可行性: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 教育资源获取:该主题所需材料便于获取, 家长有积极参与以尽快让 幼儿适应幼儿园的需要。 教师自身条件:教师也让幼儿适应 幼儿园的需要。 (二)如何开展这个主题 大主题的内容构成与时间安排 小主题的目标与内容分析 小主题计划的阅读与确定 教案计划的制定 1、大主题的内容构成与时间安排 内容构成 时间安排 内容构成: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 发展脉络:如何安抚幼儿紧张的心理,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环境。 从喜欢幼儿园,做一个“开心宝宝”,到“手拉手做朋友”,成为主题发展的线索。 内容构成: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 开心宝宝:老师牵着宝宝的小手,和妈妈一起,看看我们的幼儿园,骑骑木马、荡荡秋千;玩玩各种有趣的玩具和游戏,如好看的木偶、神秘的口袋,吸引宝宝的注意,使他们暂时忘掉和妈妈的分离,沉浸在有趣的游戏中,慢慢地,他们又认识了一个一个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成为了开心宝宝! 内容构成: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 手拉手做朋友:正是在有趣的生活和游戏中,幼儿亲近老师、亲近哥哥姐姐、亲近小朋友,大家一起“拉拉手、做朋友”,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发现幼儿园生活的有趣,从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时间安排:以“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为例 该主题需3周左右时间。 2、小主题的目标与内容分析 一致性 灵活性 主题目标:以“手拉手做朋友”为例 认识小朋友,乐意与同伴交往和亲近。 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在玩玩具和游戏中学习等待、轮流与分享。 主题内容:以“手拉手做朋友”为例 围绕“如何与同伴成为好朋友”展开,从认识班里同伴开始,到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最终成为好朋友。 11个活动:“见到你呀真高兴”、“谁躲起来了”、“好朋友”、“手拉手”、“朋友树”、“朋友,你好”、“小兔找朋友”、“找朋友”、“碰一碰”、“胖熊分气球”、“快乐摇”。 3、小主题计划的阅读与确定 阅读教材中“手拉手做朋友”的主题设计 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选择与调整主题内容、顺序与时间。 4、教案计划的制定 理解教案 教育资源 教育建议 理解教案:以“见到你呀真高兴”为例 目标是什么? 有哪些环节? 哪些是核心环节? 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策略有哪些? 是否需要调整? 活动一 见到你呀真高兴 活动目标 1.认识小朋友,知道小朋友的姓名。 2.体验与同伴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上幼儿园了》。 活动过程 1.谈话:早上来园时看到班里有哪位小朋友呢? 2.温馨点名:教师叫某位幼儿的名字,该幼儿从座位跑到集体面前,边跑边说:“哎,我来啦!”接着对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