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的CT鉴别特征.docVIP

不典型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的CT鉴别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典型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的CT鉴别特征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典型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的CT鉴别特征 王世友   (山东省兰陵县人民医院 277700)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提高脑脓肿及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正确性。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脓肿16例,胶质母细胞瘤21例,对其平扫及其增强影像进行回顾分析、比较脑脓肿及胶质母细胞瘤的影像特征。结果:脑脓肿组CT表现: 环壁溥,边缘较光滑,环状强化周围可见子灶显示,水肿相对较轻。胶质母细胞瘤组CT表现:花环状增强,水肿明显,环壁厚,边缘多不光滑,可见壁结节。结论:不典型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的CT影像相似,易误诊,仔细分析影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脑脓肿 胶质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038-02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压注射技术的应用,CT对颅脑病变的观察更趋清晰,可准确定位,评价病变的大小、边缘、内部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16例脑脓肿及21例胶质母细胞瘤的CT平扫和增强后影像表现,分析二者差异,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母细胞瘤21例,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35岁~68岁,平均年龄51.5岁。均平扫加增强扫描,6例行MR检查。脑脓肿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16岁~66岁,平均年龄41岁。其中有2例术后脓肿形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平扫加增强扫描,平扫用美国GE16排螺旋CT机,层厚0.5cm,间隔0.5cm,120KV,175mA,自颅底至颅顶连续扫描,窗位35,窗宽90。增强扫描用荷兰PHILIPS公司Brilliance128排全身CT机,扫描参数120KV,175mA,矩阵:512×512,螺距(pitch)=2:1,采用0.5mm层厚和标准算法重建,。对比剂为碘海醇300,采用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速率为3ml/s,经肘静脉注射,一般造影剂总量为80-100ml,30 s后开始扫描。对比分析两组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2 结果   两组病例均单发,脓肿平扫多为囊实性,CT值17~35Hu,病灶大小不一。1例脓腔内见气液面,2例病灶旁见子灶显示,周围均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带。增强扫描均见环状强化,壁薄较规整。胶质母细胞瘤花环状强化,环内CT值15-30Hu,壁厚不均匀,中心多有坏死。1例病变中有出血呈斑片状高密度影,病灶周围水肿明显,多呈指状水肿,2例环壁见钙化,3例有壁结节,坏死区不强化。 本组病例均为脑内环形占位,环壁及环壁外水肿范围大小不一,但脓肿壁略溥,边缘相对光滑,偶有子灶显示,增强强化明显。肿瘤组部分可有壁结节显示,壁可厚溥不均,边缘不光滑,环腔内CT值两组差异不著。   3 讨论   脑脓肿与胶质母细胞瘤较常见,不典型时易误诊。 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脑脓肿系化脓菌在脑实质内感染形成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多继发于颅外感染,少数来源于脑外伤或颅内手术感染。幕上多见,颞叶较多,占幕上脓肿40%[1],本组颞枕叶交界处8例,与文献报告相符。病因分类耳源性及血源性居多,另有鼻源性,损伤性及隐源性。按照病理演化过程,可将脑脓肿分为4期:①早期脑炎期,②晚期脑炎期,③早期包膜期,④晚期包膜期(2周以后)。感染两周左右脓肿形成包膜,其快慢取决于病原菌的种类及毒性,机体抵抗力和抗生素的应用状况等。脑灰白质交界区微小动脉分支丰富易使细菌停留,因而血源性脑脓肿多发生于额顶叶灰白质交界区。本组8例位于额顶叶交界区。多单发。CT表现复杂多样。本组重点讨论晚期脓肿与胶质瘤的鉴别。增强后包膜环形强化,平扫呈类圆形低密度区。周边包膜完整,周围水肿范围缩小。增强后明显强化,环壁较厚而均匀,外侧可不规则,少有壁结节,邻近脑膜可强化[3]。在环状强化的边缘和相邻层面出现小结节状强化灶,此征象较有特征性,病理上是由于脓肿壁形成不良,脓液多,压力高,脓肿壁溥弱区溃破,脓液流出,引发炎症,形成子脓肿。病理上强化环主要为胶膜外反应性血管增生带,局部血脑屏障破坏,外周反应性的血管增生,受机体调控,属于正常病理反应。血管和胶原包膜的生长较规则与周围组织有较明确的分界,因此,脑脓肿环形强化的壁多光滑整齐,强化环可厚溥不均,强化环的皮质侧常较厚,与皮质血管丰富有关。本组脓肿内外缘多光滑,与文献相符。   胶质瘤占颅内肿瘤20-40%,中老年多,多单发。胶质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