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气道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诊气道管理

可视化技术 置入喉罩通气 是处理困难气道的推荐 方法之一 不需暴露,盲探置入 用于困难气道作用更佳 安全时限 2小时 即使位置不佳,多数情况也 可保持良好的通气效果 置入气管食管联合导管 食管封闭式导管和常规气管导管功能 端孔与侧孔均可分别通气 置入食管或气管均可通气 外科有创气道技术 有创气道技术 (1)环甲膜穿刺/切开: (2)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插管后管理 气管插管位置确定:体格检查、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影像学方法, 其他:管路固定、气囊压力监测、管路护理、患者循环情况。 面罩 球囊面罩 球囊面罩通气 ◆优点:操作及所需设备简单,效果确切 刺激小,易耐受 不易造成损伤 ◆缺点:不能确保气道,可误吸 占用人力资源,难以长时间进行 面罩通气适应症 ◆无胃内容物返流误吸风险的短小全麻手术 ◆气管插管前进行预充氧去氮 ◆紧急情况下辅助或控制呼吸 面罩通气操作技术 面罩通气操作技术 ◆效果判断:气道阻力 胸廓的起伏运动 ◆辅助措施: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TV 6~8 ml/kg f 12~20bmp ◆并发症:胃膨胀及返流误吸(最严重) 眼、口、鼻周软组织压伤 喉痉挛(少见) 球囊面罩通气 技术关键:密闭和开放气道 ( EC手法,球囊面罩的使用?双人加压辅助通气?) 通气比插管重要 球囊面罩通气 储气囊和输氧管可以不用? 压力阀常规开启? 频率与挤压幅度 频率:6秒钟1次(每分钟10次) 球囊大小:成人 1800ml (1/3) 儿童 500ml 新生儿 250ml 哮喘、COPD等需要关闭 吸入氧浓度100%,实际95% 球囊面罩通气 球囊面罩通气分级 分级 定义 描述 1级 通气顺畅 仰卧嗅物位,单手扣面罩即可获得良好通气 2级 轻微受阻 置入口咽/鼻咽通气道单手扣面罩;或单人双手托下颌扣紧面罩,即可获得良好通气* 3级 显著受阻 以上方法无法获得良好通气,需要双人加压辅助通气**,能够维持SpO2≥90% 4级 通气失败 双人加压辅助通气下不能维持SpO2≥90% *良好通气:指排除面罩密封不严、过度漏气等因素,三次面罩正压通气的阻力适当(气道阻力≤20cmH2O)、胸腹起伏良好、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规则; **双人加压辅助通气是指在嗅物位下置入口咽/鼻咽通气道,由双人四手,用力托下颌口面罩并加压通气 球囊面罩通气 球囊面罩通气分为4级: 1~2级:可获得良好通气 3~4级:困难面罩通气 球囊面罩通气 困难面罩通气评估——BOOTS Beard:络腮胡 Obese:肥胖 Older:老年人(55岁以上者) Toothless:无牙 Snores:鼾症者 球囊面罩通气 Slellick手法:使用食指和大拇指下压环状软骨,封闭食道防止返流。 对于气道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的患者,尤其合并饱腹情况下,建议人手充足时,使用Slellick手法压迫环状软骨来防止反流误吸。 该手法至气管插管完成、气囊充气后停止。 部分患者使用该手法可能影响插管或球囊面罩通气,暂停压迫环状软骨即可。 CHANNEL流程 A(artificial airway,人工气道) 判断是否建立人工气道: 经努力氧合不能改善 需要气道保护 预计短时间内会出现上述问题 人工气道分类: (1)无创气道:经口/鼻气管插管、声门上技术(喉罩等)等; (2)有创气道: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切开等。 气管插管是主要方法 气道评估 CHANNEL流程 N(neck mobility,颈部活动度) 有颈部疾患,包括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损伤、颈部制动、体位配合困难等,不能调整体位,无法充分暴露声门者,建议用可视喉镜等可视化插管技术。 N(narrow,狭窄) 各种原因导致的气管内径减小甚至完全阻塞(气管外组织压迫,气管内异物,气管本身病变) CHANNEL流程 E(evaluation,评估) (1)3-3-2法则:张口大于3指;颏至下颌舌骨处大于3指;甲状软骨上窝至下颌舌骨处大于2指。 不能达到该法则的,则声门暴露困难 (2)改良Mallampati分级: Ⅰ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咽腭弓; Ⅱ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 Ⅲ级:仅见软腭、悬雍垂基底部; Ⅳ级:看不见软腭。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