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生物力学【骨科】.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脊柱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 脊柱韧带有固定相邻椎体,保证脊柱生理运动,保护脊髓等功能。 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等都具有相同的生物力学特点,它们的载荷-变形曲线均为非线性,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斜率改变。 韧带的力学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吸收能量的能力也下降。 脊柱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 前纵韧带从颅骨底部向下达骶椎,位于椎体的前面,纵行,富有弹性,短纤维与椎体、椎间盘相互融合,但在椎体的前上角和前下角处,并未融合,留有一间隙,是退变时易形成骨唇处。 脊柱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 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椎体的后方,窄而坚韧。为脊柱的长韧带,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椎体覆膜相续,下达骶骨。与椎间盘纤维环及椎体上下缘紧密连接,而与椎体结合较为疏松,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其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但在椎间盘处较宽,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及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脊柱的功能单位 脊柱的功能单位也称功能单元,即一个运动节段,包括两个椎体及两椎体之间的软组织。 一、椎骨的生物力学 早期的生物力学研究是对椎体抗压强度的测试。当时喷气机飞行员弹射如何选择合适的加速度才不造成脊柱损伤,促进了生物力学的深入研究。 (一)椎体的生物力学 青年 老年(松质骨明显减少 抗压强度 (一)椎体的生物力学 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又将椎体细分为皮质骨壳、松质骨核以及终板来分析。 椎体的主要负载部位是皮质骨壳还是松质骨核? 1、皮质骨壳 Rockff等的实验表明,完整椎体的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低。从20-40岁,椎体强度的降低明显,40岁以后强度改变不大。 <40Y >40Y 2、松质骨核 在对椎体松质骨强度测试中,载荷-形变曲线显示椎体的松质骨核可以承受很大的压缩载荷,断裂前其形变率高达9.5%,而相应的皮质骨的形变率还不足2%;说明椎体损伤首先发生皮质骨断裂,而不是松质骨的显微骨折。 2、松质骨核 当椎体骨量减少25%时,其抗压强度可减少50%,这一变化对于患者的椎体松质来说,由于骨量的减少,容易出现微骨折(microfracture),是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 3、终板 终板在脊柱的正常生理活动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终板的断裂有三种形式:中心型,周围型,全板断裂型。 A.中心型在没有蜕变的椎间盘中最多见。 B.周围型多见于有蜕变的椎间盘。 C.全板断裂多发生于高载荷时。 3、终板 无蜕变的椎间盘受压,在髓核内产生压力,终板的中心部位受压 3、终板 蜕变的椎间盘由纤维环传递压力,终板边缘承受载荷。 3、终板 终板及其附近骨松质的骨折可影响本身的通透性,从而破坏髓核的营养供给,导致椎间盘的退变。这一薄弱区域也可能被髓核穿过,凸入椎体,形成schmorl结节。 3、终板 李鉴轶研究表明: 颈椎节段由上而下最大压缩力及刚度均逐渐变小,同时下颈椎下终板平面的最大压缩力及刚度较相邻的上终板大,由此推测颈椎椎间植入物置入时下颈椎容易发生沉陷,且沉陷多发生于上终板平面。 去除终板对颈椎的生物力学性能影响很大。 (二)椎弓 Rolander(1966),Weiss(1975),Lamy(1975)进行的三种椎弓载荷方式表明,大部分断裂发生在椎弓根。椎弓根的强度与性别及椎间盘的蜕变与否关系不大,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三)关节突关节 除引导节段运动,尚承受压缩、拉伸、旋转、剪切等负荷。后伸时负荷最大,占总负荷30%,前屈旋转时负荷也较大。承受的压缩负荷也较多,占18%。 限制腰椎的轴向旋转是腰椎关节突关节的主要功能。 (四)肋骨框架 使脊柱免受前方和侧方的直接打击 加强脊柱对位移的抗拉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 增加惯性矩(惯性矩通常被用作描述截面抵抗弯曲的性质。 增强胸段脊柱对旋转力的对抗能力 二、椎间盘 椎间盘为一密闭性弹性垫,由相邻椎体上下面的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的纤维走行方向与椎体平面呈30度角,相邻的两层纤维束走向相互交叉,呈120°夹角。椎间盘在椎体间起缓冲垫的作用,能吸收、缓冲载荷,并使载荷均匀分布。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1、受压的特性 在脊柱的运动节段压缩试验中,首先发生破坏的是椎体而不是椎间盘。 这说明,临床上的椎间盘脱出不只是由于受压,更主要的原因是椎间盘内应力分布不均匀。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2、受拉的特性 在不同方向的载荷作用下,椎间盘都受张应力作用。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3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