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词汇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通论》 词汇学 教学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1汉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2古今词义的异同;3本义和引申义;4同义词辨析。 学习目标: 了解汉语字词之间的关系、古汉语复音词的分类、词汇古今的差异、同义词的辨析。 掌握词汇演变结果的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掌握本义、引申义定义。 掌握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掌握引申义的类型。 第一节 汉语单音词和复音词 1字和词的关系 1.1一个汉字就记录一个词。 《左传·庄十年》:“十年春,齐师伐我。” 1.2一个汉字记录的只是词的一个语素。 如“朋友”。 1.3一个汉字只记录词中一个没有意义的音节。如“蟋蟀”。 1.4异词同字 醜 ①形容词,相貌难看。《西门豹治邺》:“呼河伯妇来,视其好醜。” ②名词,类。《尔雅·释鸟》:“凫,雁醜。” 字 =表音符号(联绵词的组成部分) 不成词语素 字=语素、单音词 成词语素 字=词 字=几个词 2单音节词到双音节词的演变 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2005年2期《语言教学与研究》)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 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练习小论文写作:汉语词汇的双音化 查阅资料:解释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以及词汇面貌变化对汉语语言的影响。 要求注明参考文献:例如: [1]徐时仪《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2]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X—X页。 3古代汉语复音词 3.1复音词形成的主要途径: 3.1.1利用两个同义(或近义)单音词构成现代的复音词,如: 友:朋友  燃:燃烧  弃:抛弃  显:明显  道:道路  粹:纯粹 3.1.2古代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复音词。如: 虎:老虎 鼠:老鼠 舌:舌头 石:石头、 兔:兔子 杯:杯子 3.1.3换用新的双音节词。如,股:大腿 臂:胳膊 3.2复音词的分类 :单纯词和合成词 3.2.1单纯词。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两类: 叠音词 A拟声的: 伐木丁丁。(诗经?小雅?伐木)“丁丁”(zhēng)伐木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关关”仿鸟鸣。 B状物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指少壮,“灼灼”表示花艳。 联绵词 由两个字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解的双音节单纯词称为联绵词。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只是两个音节的标志,它们各自的意义与整个词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例如:望洋,不是望着海洋。这个词见于《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意义是“仰视的样子”。 联绵词根据其自身的读音特点,又可以分为双声联绵词,叠韵联绵词,双声叠韵联绵词,非双声韵叠联绵词。 双声联绵词: “憔悴”在古代同属于从母。“萧瑟”在古代同属于心纽 。 叠韵联绵词: “芾苡”古代同属于之部。 双声叠韵联绵词:缤纷 非双声叠韵联绵词:滂沱、颠沛、扶摇 3.2.2合成词: 3.2.2.1派生式 加前缀的:有、老、阿、第 “老”产生于唐代,“阿”产生于汉代,“第”产生于汉代。 加后缀的有:然、如、若、而、尔、焉、乎 3.2.2.2复合式 偏正式:农夫、公子、黄昏、百姓、庶人。 联合式:对义联合:父母、往来、安危、宇宙、稼穑;近义联合:钟鼓、琴瑟、爪牙、光明。 述宾式:将军、执事、得罪、屏风、当路。 述补式:扑灭、削弱、感动。 主谓式:自然、政治、自杀、肢解。 3.2.2.3偏义复合词 定义:由两个单音近义或反义语素所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复音词称为“偏义复词”,古人称“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说文?口部》:“园,所以树果也。”“圃,所以种采曰圃”例(1)中偏重于“园”。 (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该例义在“失”,而不在“得”。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第二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义完全相同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