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共焦角膜显微镜和角膜内皮镜精选.ppt

激光共焦角膜显微镜和角膜内皮镜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 角膜的基本解剖结构 上皮细胞层 前弹力层 基质层 后弹力层 内皮细胞层 激光共焦显微镜的原理 光源为波长670 nm的二极管激光源 激光束聚焦在角膜焦平面,通过振荡镜周期性的移动,连续扫描获得角膜各层二维图像。 光敏探测器可以测到每一点的光反射强度,接收焦平面上的反射光及其周围的散射光。 共焦平面可以通过焦平面调解环进行手动调解,因此可获得角膜各个层面的图像,一系列不同共焦平面的图像组成了三维图像。 HRTII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 药物毒性眼表病变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感染源:棘阿米巴原虫 病理: 病变早期累及上皮,成假树枝状上皮混浊。 病灶反复破溃和愈合,渐向基质深层发展,有大小不等斑片状或盘状基质混浊。 晚期可发生溃疡穿孔。 诊断:角膜刮片后培养找到阿米巴原虫; 共焦显微镜阿米巴包囊 病变角膜组织切片内可见棘阿米巴包囊(箭头) ,PAS 染色×40 角膜基质层出现断裂,表示扫描区位于溃疡灶内,溃疡边缘可见有细小圆形阿米巴包囊结构,包囊中心可见白色高反光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树枝状角膜炎 可为单发或多发,组织学上的上皮损害表现为沿树枝状走行曲的细胞丧失。 单个损害可扩大,或邻近的损害融合成大的病灶,形态不规则,呈“地图状”损害, 组织学上“地图状”损害可累及基底层上皮细胞。 反复感染可累及角膜深层。 角膜上皮下感觉神经丛及上皮内神经末梢受损,从而出现角膜知觉减退。 盘状角膜炎 可在上皮感染的同时或之后发生,为一种亚急性或慢性坏死性炎症。 轻型病例角膜混浊可完全吸收,长期或复发性病例,基质炎症由前弹力层扩展至深层基质。 病变早期表现为板层水肿,细胞内和细胞间有液体积聚 随着炎症发展,板层可发生断裂,白细胞从角膜缘倾入病灶, 晚期板层破坏严重,见大量巨噬细胞,血管侵入坏死灶,出现炎性肉芽肿性病变。 最终出现不规则胶原沉积。 共焦显微镜下见,前弹力层局部出现皱褶,上皮下角膜神经穿过皱褶处见皱褶甚至断裂。 患者,XXX,女,既往患双眼病毒性角膜炎史三年,三年来双眼反复发作,来我院行共焦显微镜检查示,双眼角膜上皮下神经广泛断裂,局部扭曲。 真菌性角膜炎 病理: 早期角膜基质有脓疡形成,周围基质有卫星状浸润坏死灶,内有破碎的板层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坏死灶内很少见完整的霉菌,但周围基质内却有大量菌丝。 随着病情进展,临近脓疡趋于愈合,坏死物质连同表面组织脱落形成溃疡,坏死程度依霉菌毒力、抗原性、菌株种类而异。 部分霉菌可穿过后弹力层,形成角膜穿孔。 适当的抗霉菌治疗可使溃疡愈合而留有白斑, 若发生穿孔,常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 角膜浅基质层基质紊乱,可见大量菌丝分布,基质层结构破坏,散在分布炎性细胞。 予全身及局部抗真菌治疗一周后复查共焦显微镜,可见菌丝有明显减少。 患者,XXX,因“左眼眼痛、畏光、视物不见两月”,外院诊断“真菌性角膜炎”,予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好转,但视力无明显提高。入院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基质有高反光区域,仅少量短小菌丝结构,但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散在分布于基质层内。 上皮和前弹力层尚完整,基底细胞失去极化,上皮下有颗粒物质沉着,前弹力层消失。实质层内亦有颗粒或面包屑样物 质沉着,且部分融合成团块状。 角膜上皮细胞呈局限性蜂窝状改变,细胞反光增强,上皮层和基质层可见大量强反光区域,病变局限,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LASIK术后 患者,XX,因“双眼刺痛、畏光一年余”就诊,裂隙灯检查示角膜缘可见沟状溃疡,深达角膜厚度的1/2。共焦显微镜检查角膜缘溃疡结构,见角膜缘基质结构紊乱,有新生血管长入,周围分布大量树突状细胞。 患者,XX,男,14岁,因“双眼红、痒一周”于2007年4月就诊,为过敏体质,裂隙灯见结膜充血水肿,角膜缘毛细血管网充盈,睑结膜面呈铺路石状改变,诊断为“双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共焦显微镜检查,发现角膜表层及上皮层可见大量树突状细胞,以角膜缘最集中。角膜缘结构紊乱,局部可见高反光混浊区。 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正常人的角膜内皮细胞 为一单层扁平细胞,呈六边形镶嵌结构,大小均匀、排列整齐。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高而逐渐下降,1~10岁时最高,20~50岁时相对稳定,60岁以后明显下降。正常人30岁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000~4000个/mm2 维持正常角膜内皮屏障功能所需最低临界密度700个/mm2 角膜内皮镜检查 利用镜面反射原理,由于角膜内皮细胞和房水屈光指数不同,二者之间形成了界面,当一窄光术聚焦在这一界面上时引起反射,内皮细胞各部分反射程度的差异显示出细胞的边界。 临床应用 (1)对长期配戴角膜接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