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及其动力学分析》.pdf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及其动力学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及其动力学分析》.pdf

思想战线 2014年第2期第40卷No.2,2014v。1.40 中华文明起源 “玉教说”及其动力学分析 赵周宽 摘 要 : “玉教说 ”将 中华文 明起 源的 内在驱动力探 究聚焦于物质一精神一体化 的巫教氛 围中。 “玉教说 ” 为文明源点 的复杂动力机制提供 了一个基本 的分析模 型 ,并 以大小传 统双 向 互释 的方法 ,为 中华文 明的连续性特质做 出深度 阐释 。 “玉石之路 ”不仅 具有思想考古的意 义 ,更是 一种 勾画 中华 文 明精 神发展 “路 线 图” 的尝试 。 关键词 :中华文 明探 源 ;玉教说 ;文 明动力学 ;思想考 古 ;玉石之路 中华 文 明探 源研 究 至今 已有 超过 百年 的历 史 ”概念 的革新 以及 “神话历史 ”观念 的熔铸 。 史 。随着世 纪之交 的夏商周 断代工程和 中华文 明 在 20世纪 80年代 ,叶 氏在文学研 究 中对神话一 探源工程 的系统性展开 ,这一研究 已经成为牵动 原型批评方法 的引介和操演 ,为 “神话 ” 观念 的 诸多学科 、融汇多 种方法 的立体性课 题 。从 20 革新做好 了铺垫 。神话一原型批评可 以说是确定 世 纪 70年代 以来 ,随着考 古发掘工作 的全面展 了文 学 人 类 学后 续 发 展 的跨 文化 、跨 学 科 的 开 ,文 明起源 的连续性 、渐进性过程越来越清晰 DNA。在对 《老子》、 《诗经》和 《庄子》等经典 地被勾勒 了出来 。但在关乎 中华文 明特质 的文 明 的重释 中,以 “神话 意象”为核心进行 的 “文 起源动力 问题上 ,系统 的论述 并不 多见 ,而 能够 学”和 “哲学 ”双向勾连与互释工作 ,在 《英雄 以起源动力 问题切人 中华文 明之本质特征 ,并在 与太 阳》和 《中国神话哲学 》 中被推 向跨文化 中华文 明的发生学和本质论之间建立深层关联 的 的更广 阔视域 中。 《老子》、 《诗经》、 《庄子》 论述 ,更是暂告 阙如 。在新世纪探源研 究 的理论 的重 释 聚 焦 于 中 国元 典 ,文 本 是 具 体 的;而 创新 中,叶舒宪 以 “玉 教说 ”提 出神话学研究 《英雄与太 阳》 和 《中 国神话 哲学》 则是 借助 的思路 。① “玉教说 ” 的理论创新何在?这 一思 “神话意象 ”主动开拓论域 、 “创造 ”论题 。② 路具有何种优胜之处 ?其方法论 的独创性何在? 叶氏以对熊 图腾 的系统探索作为释放神话 中 “玉教说 ”有没有可能建构为一种深度切 中中华 历史性 因素 的突破 口。上古神话 中与熊 图腾相关 文明本质特征 的崭新探源模 式?本文尝试从动力 学角度人手 ,沿着 叶 氏文学人类学 的路径 ,阐发 的多重证据 (帝王 名号、图像叙 事 、民俗 、传 “玉教说 ”的 内在逻辑 ,对 以上 问题作 出探讨 。 说等),显示 了神话对历史 的保存和揭示作用 。③ 这样 ,神话 的历史面 向清 晰地呈现 出来 。对神话 一 、 “玉教说”的观念前提 : 与哲学思想 、历史性探索 的深层关联 的阐发 ,使 “神话”和 “历史”的蜕变

文档评论(0)

tax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