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实验 氨基移换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实验是将谷氨酸与丙酮酸,在肝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GPT,ALT)作用下进行氨基移换反应,然后用纸上层析法检查反应体系中丙氨酸的生成,其反应过程如下:*实验八氨基移换作用[原理] 体内α-氨基酸的α-氨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移换至α-酮酸的生成新氨基酸的过程,称氨基移换作用。此类酶有一定的特异性,普遍存在于动物各组织中。CH3C+COOHCH3CH-NH2COOHCOOHCH2CH+C=OCOOHCOOHCH2CH2CHCOOH丙酮酸Glu,Eα-酮戊二酸Ala,A转氨酶=O-NH2磷酸吡哆醛由于谷氨酸、丙酮酸在肝匀浆中,可循其它代谢途径分解和转化,影响氨基移换过程的观察,因此在的反应体系中添加一碘醋酸(或一溴醋酸)以抑制谷氨酸和丙酮酸的其它代谢过程。 *CH2ICOOH具有与带有-SH基的物质相结合的性质。因此以-SH为活性中心的酶,例如醇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可被碘乙酸特异地且不可逆地抑制。[操作]1.肝匀浆的制备称取肝脏约1.0克,经0.9%NaC1溶液洗去血污后,置研钵中研磨,然后加0.01MpH7.4磷酸缓冲液5ml磨成匀浆。2.转氨酶反应(1)取离心管2只编号,各加肝匀浆10滴,先将2号管置沸水浴中5分钟(为什么?)。(2)两管各加1%谷氨酸钾10滴,1%丙酮酸钠10滴,0.25%一碘醋酸钾5滴,同置40℃水浴中保温30分钟(3)取出向二管各加5%醋酸2滴,再同置沸水浴中5分钟,冷却后离心(2000rpm5分钟),将上清液移入另外同样编号的试管中备用。3.层析验证(1)在10×20cm滤纸上,距短边1.5cm处用铅笔轻轻一画线(原线),在原线上,每隔2cm处用铅笔作记,并在线下底边注明1、2、谷氨酸,丙氨酸记号。(2)分别用毛细管吸取1号液,2号液在层析滤纸上点样,注意斑点不可太大,一般直径约3mm为宜,约等5分钟干后(或烤干),在1、2号原点上,再重复点一次(注意,不可点错)。然后分别点上0.1%谷氨酸钾、0.1%丙氨酸,作为标准对照,干后置层析缸中展开1.5-2小时。12谷丙1.5cm*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