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文言文复习: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pptx

2025年高考文言文复习: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高频通假字汇总;1.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2.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5.被:通“披”,穿戴。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6.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7.敝:通“弊”,弱点。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8.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9.卒:通“猝”,仓猝。形容词。“五万兵难卒合。”

10.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11.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2.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3.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14.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

15.得:通“德”,恩惠;感激。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6.属:同“嘱”,嘱托、托付。动词。“属予作文以记之。”;17.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8.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19.盖:通“盍”,何不;为什么。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

20.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21.驩:同“欢”,欢聚。动词。“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22.还:同“环”,环绕。动词。“秦王还柱而走。”

23.还:同“旋”,回转、掉转。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4.离:通“罹”,遭受。“进不入以离尤兮。”;25.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26.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7.陵:通“凌”,凌侮。动词。“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28.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9.内:同“纳”,接纳、接受。动词??“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30.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31.畔:通“叛”,背叛。动词。“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2.趣:通“促”,催促;赶快,急促。“趣为我语。”;33.禽:通“擒”,捕捉。动词。“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34.阙:通“缺”,缺少;缺点。名词。“必能裨补阙漏。”

35.识:通“志”,标志、记号。名词“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36.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词。“宰夫胹ér(煮)熊蹯(熊掌)不孰,杀之。”《晋灵公不君》/仔细,周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37.田:同“畋”,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

38.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先哲)是与(赞赏)。”

39.郄:同“隙”,隔阂、嫌怨。名词。“令将军与臣有郄。”

40.信:通“伸”,伸展,伸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41.县:同“悬”,挂着。动词。“胡瞻尔庭有县廛兮?”

42.乡:同“向”,对着、朝着;方向;从前,过去。“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43.飨(乡):同“享”,受。动词。“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4.向:通“响”,响声。名词。砉xū(皮骨相离声)然向然,奏刀騞huō(以刀裂物声)然。”

45.羞:同“馐”,食物名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46.畜:通“蓄”,积聚、储藏。动词。“故其畜积足恃。”

47.厌:通“餍”,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48.燕:通“宴”,安逸、安闲。形容词。“燕坐于华堂之上。”;49.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50.要:同“邀”,约。动词。“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51.以:通“已”。副词。“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困苦、受辱)乎?”以:同“已”;止。动词。“无以(言),则王(王道)乎?”

52.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53.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54.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浅近平常)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弘扬)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风的絮语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