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新时期文学思潮.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新时期文学思潮【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新时期的文学运动与文艺思潮,学习本章要全面科学地评价这一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明确新时期文学产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第二节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第三节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教学重点与难点】文艺观念的拨乱反正的过程;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评介;对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关于重写文学史。【思考题】思考题:(1)新时期初期文学的特点(2)新时期在文坛发生了哪些文学论争(3)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方向第一节新时期文学的复苏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革”,标志新时期文学的开始。1977年11月,教育界率先批判“教育黑线专政”论,给文艺界以极大的鼓舞。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二、社会变革与文学的发展情况紧跟改革开放,传递人民心声,文学成为变革时代的真实写照。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文学真正成为“人学”。大胆探索,广泛吸收中外艺术经验,文学真正成为审美的文学。第二节文学理论批评的活跃一、文学理论问题的探讨。1、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起因:一些批评家提出“为文艺正名”的主张,揭开讨论,主要针对“从属论”“工具论”的批判。材料:陈丹晨、吴泰昌《评“文艺创作都要写阶级斗争”》(《上海文艺》1978年6月)《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1979年第4期《上海文学》)2、关于现实主义问题。讨论中心问题是对真实性的理解,对“写本质、倾向性、典型性”(中心、英雄、主观先验)的重新认识。对文艺的政治性,社会主义倾向的探讨。4、关于“重写文学史”问题1988年4月,《上海文论》开辟“重写文学史”专栏,陈思和、王晓明主持。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主要是文学回归自身的呼声,“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重写文学史的提出,又以此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的历史反思,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向社会的边缘位移,引发了文学观念上的变革。二、文学批评方法的变革80年代兴起“方法热”,以吸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为标志,影响最大的是“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代表作: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心理学批评或文艺心理学批评方法。最早著作是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文艺心理阐释》《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三、文学理论批评队伍壮大。老一辈批评家:周扬、陈荒煤、冯牧、张光年、朱寨。中年批评家:阎纲、何西来、张镇邦、陈骏涛、谢冕、雷达、刘锡庆、张炯等。青年批评家:曾镇南、季红真、黄子平、李洁非、陈思和、王晓明、南帆、周政保、朱向前、王干、吴亮、程德培、李庆西等。更年轻一代批评家:王一川、陈晓明、张颐武、陶东风、王彬彬、孟繁华、唐晓渡、谢有顺等。*4.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纠正“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的错误方针。强调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不要割裂和歪曲毛泽东思想。5.1979年5月,解放军总政部撤销《林彪委托江青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文艺黑线专政”被彻底推翻。6.1979年10月-11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文艺界拨乱反正的任务基本完成。4.创作潮流的多元化。现实主义的深化。浪漫主义思潮将现实环境虚拟化,人物性格精神化,艺术细节象征化。现代主义的崛起争论。80年代以来通俗文学的勃兴。网络文学的建立。如《我的第一次亲密接触》3、关于文学本体论问题。对本体论讨论影响较大的有:人本主义的文学本体论和形式主义的文学本体论。(1)人本主义的文学本体论有三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①自我表现论的文学本体论。鲁枢元《用心理学的眼光看文学②主体论的文学本体论。李泽厚“主体性论纲”;刘再复《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论文学的主体性》。③存在或生命论的本体论。(2)形式主义的文学本体论:由作品本体论或形式本体论向语言本体论汇聚而成。作品本体论的核心:把文学作品视为“独

文档评论(0)

138****82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