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之妻》的艺术风格.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者文学教育文学教育2013.12

《牧羊人之妻》的艺术风格

代明杰杨永春

:》是澳大利亚。本文将

内容摘要短篇小说《牧羊人之妻著名作家亨利·劳森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

三个方面分析这篇小说的艺术风格:情节设计上的巧妙性,细节运用上的独特性和语言刻画上的准确简洁

性,借此来表现澳大利亚的本土文化。

:》艺术风格澳

关键词劳森《牧羊人之妻大利亚本土文化

引言句号,可是作者却安排了一个引境时,他没有选择像当时其它作

亨利·劳森是澳大利亚文学人深思的结局。在结尾处,“孩家那样选用冗长的大段描写,而

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作家,他是子抬头看着母亲,瞥见了她眼里是简洁明了地只用了三个词。

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之父,澳的泪水,并用胳膊搂住可她的脖“Bushallaround(周围全是丛

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带头人,他被子说:‘我永远也不去赶牲口,林)(Lawson,1994,p.1)但

”。!’”(它蕴含了几重

称为“澳大利亚的声音打死也不去Lawson,1994,效果却与众不同。

《牧羊人之妻》讲述的是一位生p.1)这句话看似简单,寓意却十含义:首先,这句话写出了丛林

活在丛林中的母亲,在丈夫外出分深刻。表面上写出了孩子的懂的蔓延无边;再次,暗示了这种

赶牲口时,独自一人担负起养育事和对受惊吓的母亲的抚慰,而与世隔绝的居住环境给生活带来

四个孩子的责任。此文从一条蛇事实上这句话却道出了丛林人生的不便和隐含的危机;最后,这

的出现展开,面对蛇的威胁,这活的艰辛与无奈。句话暗含了丛林人内心无法排遣

位丛林中的母亲临危不惧,在妥二.细节运用上的独特性的孤独和寂寞。所有这些含义都

善安排好孩子后,用自己的智在展现故事时,劳森特别注为之后主人公与蛇斗志斗勇做好

慧、勇敢和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重选取那些最能呈现主人公性格了铺垫。

本能,在狗的帮助下,最后成功和深化主题的小细节,加以深四.结论

脱险。在等待蛇出洞的难熬的夜化,以赢得强烈的文学效果。在劳森小说情节设计上的巧妙

里,这位妇女回忆起了自己在丛《牧羊人之妻》中妻子的出场是性,细节运用上的独特性和语言

林中独自面对的磨难,大水冲这个故事最动人的细节。当今几刻画上的准确简洁性非常完美地

坝、母牛得病、阉牛发疯、丛林个玩耍的孩子中的一个叫道:体现在了小说《牧羊人之妻》

大火、幼子夭折……所有这些她“蛇,‘妈,这儿有条蛇!’”的中。正如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卡

都挺了过来。亨利·劳森的这篇时候:尔·伯得在《澳大利亚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位这个瘦削的、皮肤黝黑的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82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