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教案

课题

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型

理论课

授课教师

生命观念:说出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科学思维:尝试完成泡菜、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科学探究:掌握泡菜,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社会责任:关注食品安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泡菜、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难点

泡菜、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提问法,谈论法,演示法,问题引导法

学习方法

归纳总结法,交流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工具

教案,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师】传统发酵的食品离不开各种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比如泡菜的制作利用乳酸菌,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微生物。

通过泡菜的制作,激发学生对发酵兴趣,展开课题

(二)讲授新课(15-20分钟)

一、发酵与发酵传统技术

【师】通过传统发酵技术的特点,引入传统发酵食品所用微生物。

乳酸菌

酵母菌

醋酸菌

代谢特点

最适温度

代谢产物

日常制品

通过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生】学生阅读P5—7,联系呼吸作用,分析微生物发酵原理,提取课文重要知识点,完成相关表格。

(1)乳酸菌

①代谢特点:厌氧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应简式:

C6H12O6eq\o(――→,\s\up15(酶))2C3H6O3(乳酸)+能量。

②生产应用: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

(2)酵母菌

①代谢特点: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简式为C6H12O6eq\o(――→,\s\up15(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最适生长温度约为28℃。

②生产应用: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等。

(3)醋酸菌

①代谢特点:好氧细菌,当O2、糖源都充足时能将糖分解成醋酸,反应简式为C6H12O6+2O2eq\o(――→,\s\up15(酶))2CH3COOH(醋酸)+2H2O+2CO2+能量;当缺少糖源时则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2H5OH+O2eq\o(――→,\s\up15(酶))CH3COOH(醋酸)+H2O+能量。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②生产应用:用于制作各种风味的醋。

结合表格,总结对比三种微生物

乳酸菌

酵母菌

醋酸菌

代谢特点

厌氧型

兼性厌氧型

好氧细菌

最适温度

370C

280C

30-350C

代谢产物

乳酸

酒精

醋酸

日常制品

乳制品、泡菜

酿酒、馒头、面包

2.泡菜制作探究及实践

【师】1.展示不同种类的泡菜图片,介绍泡菜的营养价值。

【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泡菜制作原理

【师】教师提问,并分析泡菜制作原理。

【生】1.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分享操作流程,其他小组补充或提出不同的意见。

就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小组提问,小组回答,

【师】教师引导和补充。

【生】3.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小组实验。

4.预测结果及分析与评价

【师】讲解实验材料和实验要求。

材料:食盐、清水、新鲜蔬菜、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泡菜坛

实验要求:

1.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操作。

2.分工明确:小组成员观察并记录

3.10分钟内完成实验。

4.记录操作过程发现的问题。

5.保持安静、轻放轻拿。

方法和步骤:

(1)配制盐水: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5%—20%的盐水,并将盐水煮沸,冷却待用。

(2)蔬菜装坛:将新鲜蔬菜洗净,切成块状或条状,混合均匀,晾干后装坛,装至半坛时,放人调味品,继续装至八成满。

(3)加盐水:将冷却好的盐水缓缓倒人坛中,使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4)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发酵过程中注意补充水,根据室内温度控制发酵时间。

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及预测实验结果

【师】(1)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什么?这说明泡菜制作需要什么条件?

【生】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严格控制厌氧条件,说明泡菜制作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即厌氧条件)。

【师】(2)为什么泡菜坛只能装八成满?

【生】防止由于产生CO2而导致发酵液溢出坛外;防止因装太满使盐水未完全淹没菜料而导致菜料变质腐烂。

【师】(3)你腌制的泡菜成功吗?色泽如何?口味如何?

【生】1.泡菜质量可以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的评定。

2.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的形态。

3.根据亚硝酸盐的含量来评定。

4.根据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数量来评定。

【师】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

项目

乳酸菌

乳酸

亚硝酸盐

初期

少(有氧气,乳酸菌活动受抑制)

增加(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中期

最多(乳酸抑制其他菌活动)

增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橙子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熟悉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