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水土流失对水旱致灾能力的放大效应.docx

论湖南水土流失对水旱致灾能力的放大效应.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湖南水土流失对水旱致灾能力的放大效应

摘要:本文从灾害学角度上分析了湖南省水土流失对水旱灾害的影响,表明多年的水土流失放大了自然态水旱致灾能力。在气象因素大致相似的条件下水土流失导致:丰水期,地表集流快,产洪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江湖洪水位壅高且持续时间长;枯水期,水量减少、地表缺水时间延长。其复合效应是使水旱灾害交替演进,以及受灾面积、成灾率和发生频率均呈增大趋势。

关键字:水土流失致灾能力放大效应水旱灾害交替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98SSY2043)阶段成果。作者简介:李景保(1951-),男,湖南桂阳人,副教授。

降雨偏多,江湖洪水泛滥则孕育了自然态洪涝现象;降雨偏少诱发了自然态干旱现象。显然,水旱均是自然致灾因子且都会对承灾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意味着自然态水旱因子具有一定的致灾能力。其大小取决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在时空尺度上的叠加复合。气象因素是形成水旱致灾能力的直接原因;人为因素可以削弱或放大水旱致灾能力。

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

土壤侵蚀的形式是以面状侵蚀为主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湖南省土壤侵蚀形式主要是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前者包括面蚀(片状侵蚀、细沟状侵蚀)、沟蚀(浅沟、切沟、冲沟),后者是滑坡,崩岗和剧烈泥石流。从宏观结构上看,各种土壤侵蚀形式在时间上或呈现同步或表现为交替,在空间上叠加复合[1]。其各自的结构特征表现为:土壤水力侵蚀面积约占侵蚀总面积的99.4%,其中面状侵蚀面积占96.1%,主要分布于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中上游区的坡耕地、荒山荒坡地及疏幼林地。沟蚀面积只占总侵蚀面积的3.3%,主要分布在四水河谷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或松软破碎岩层出露区。土壤重力侵蚀面积仅占总侵蚀面积的0.6%,崩岗主要发生在湘、资流域的风化花岗岩、紫色砂页岩区;泥石流、滑坡多发生在澧、沅中上游山丘区临空条件好,物质稳定性差的大断裂带和沟谷陡坡悬崖地带。

水土流失面积增大,且以中强度流失占优势在湖南省特定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日愈剧烈的综合作用下,土壤自然侵蚀与加速侵蚀的叠加复合作用十分活跃。使全庶数十年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据1989年卫星遥感普查,水土流失总面积为4.7×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22.1%,流失区土壤年侵蚀量1.7×108t,年均侵蚀模数3614t/km2,比50年代流失面积扩大2倍,侵蚀量增大3倍,水土流失县市由34个猛增至99个。侵蚀程度以中程度侵蚀为主,其流失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53%,年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64.7%.其中四水流域中上游山丘区流失面积、年侵蚀量分别占全省中强度侵蚀面积,侵蚀量的92%及90%.从整体上看,湖

南土壤侵蚀强度呈明显的圈带状分异,四水上游周边山地流失区侵蚀模数5000~6000t/km2·a;中游山间盆地流失区侵蚀模数3000~4000t/km2·a;下游丘岗流失区侵蚀模数2000~3000t/km2·a;四水尾闾及洞庭湖平原岗地流失区侵蚀模数下降至800~1000t/km2·a.

径流侵蚀与大气降雨期同步大气降雨是水土流失的基本动力,它在侵蚀土壤过程中分解为雨滴溅击力和径流冲刷搬运力,在水土流失区,这两种水动力或前后或同时以不同强度侵蚀搬运土壤。湖南属全国多雨区之一,多年平均降雨量1462mm,3~8月为雨季,雨量约占年雨量的71.8%.最大年降雨量1500~2500mm,最小年降雨量800~1300mm,受其影响,降雨径流侵蚀在年内集中发生在3~8月,其间土壤侵蚀量约占全年侵蚀总量的73.7%~81.3%.其中5~7月为全省水力侵蚀高峰期,强暴雨(≥25mm)径流侵蚀时间8~10d,侵蚀量、侵蚀次数分别占3~8月总值的55.3%及61.2%.一般而言,在中强度流失区,丰水年土壤侵蚀模数(6500t/km2)为枯水年(2340t/km2)的2.5~3.0倍,但在同等雨量条件下,不同区域土壤侵蚀强度有较大的差异性。据定位观测,1996年(丰水年),坡度25°的沙壤坡耕地(薯

—麦两熟制)年侵蚀模数达10427t/km2;而植被覆盖率约38%的坡度25°黄壤林果地年侵蚀

模数仅3128t/km2.1989年(少水年)坡度25°的沙壤坡耕地年侵蚀模数4125t/km2,坡度25°的黄壤林果地年侵蚀模数2139t/km2.由此表明,土壤侵蚀量在时间尺度上的分布,除了存在着不均匀性特点外,还与降雨量、径流量有着明显的同步共进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地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过程起着显著的控制或放大作用。

水土流失对水旱致灾能力的放大途径

通过对不同地类的试验观测表明,水土流失能放大自然态水旱致灾能力,但在一般情况下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