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docxVIP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篇1

教材分析:

《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一课时。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一)、知道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二)、想办法制造声音;(三)、引导学生运用间接观察法和归纳法发现物体发声的共同规律。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

2、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与技能:

3、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5、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

6、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钹、音叉、保鲜袋(一人一个)、尺子、小军队鼓(绿豆、鼓槌)、锥形瓶(内装水)均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觉声音

1、课件播放各种熟悉的声音,学生闭眼聆听。(鸟叫声、校歌声、欢呼声、助威声、风声、雨声等)

2、学生交流::刚才你都听到了些什么?感觉怎么样?

(谈感受即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也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现场观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些声音之外,还有很多。此时此刻教室里有哪些声音?你还听到了哪些声音?(预测:窗外汽车喇叭声、老师讲课声、同学回答问题声……)

4、小结:看来你们都是留心生活,爱观察、爱倾听的孩子。是啊,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王国里,声音为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开课简洁有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一下子吸引注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谐美妙的声音也给了学生美的享受。后又从教室里到教师外倾听各种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科学,科学就在身边。)

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1、让物体发声。

(1)谈话: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使这个桌上物体(食品保鲜袋、小军鼓、锥形瓶(里装水)、直尺、音钹)发出声音吗?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并注意发声时有些什么发现,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

同时要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实验材料有结构,既有生活物品、学习用具,更重要的是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和气体的,锥形瓶既能通过水发声,也能用吹气发声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材料。实验前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特别提出看到的、听到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活动中,获取大量的事实信息,便于后面研究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

(2)学生实验。(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不能有说话的声音,仔细观察体验物体的发声,并做好简单的记录。)

(实验材料多,获取的信息多,如果不做好记录,就容易疏忽一些发现。)

(3)收拾整理实验器材

(收拾整理材料既是一个缓冲区,也便于交流时学生能集中精力的倾听和补充、评价。确保交流的有效性。)

(4)汇报交流。(重点交流是如何让保鲜袋发出声音的以及发声时的现象。)

2、身体发声。

(1)谈话:现在我们不借助任何物体,请你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2)学生实验。(相当于一个小组内的交流)

(3)汇报交流。(各组轮流发声并交流是如何让身体发出声音的。相机引导认识声带发声。)

(学生对于声带发声还是有一些难,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是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适时的引导所在。)

三、提出问题,猜想原因

1、提出问题:我们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吗?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汇报、补充。

2、学生猜想:由此请你们推想物体发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预测:摩擦,弹、按、吹、说、摇等要用力;还有一个就是跳动、颤动、抖动等)

3、引出问题:大家有的认为物体发声是因为用力,有的认为是物体在做各种运动,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引出矛盾,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深入探究。)

四、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1、设计实验

谈话: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看法利用钹和直尺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力压而不让物体振动)

(2)交流实验方案,补充修改。

(3)分组实验

(4)汇报交流。(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5)现在你认为物体发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交流,举证辩论。

2、利用音叉实验反证

(1)谈话:刚才通过验证我们都认为物体发声是因为物体在做各种运动。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轻轻的敲

文档评论(0)

138****1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