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研究.ppt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2显示:高年级学生影响人际关系的消极主观因素表现比低年级的更显著。C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性别、专业差异检验表3显示:人际报复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该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女生。理科学生在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和主观因素总均分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学生。理科生在人际安全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文科学生。3、结果讨论A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一般特点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有人际安全、人际张力、人际疑虑和人际报复。人际安全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最根本的主观因素。结果表明:人际安全得分(3.86)大大超过五尺量表均分,人际张力、人际疑虑和人际报复3种消极因素处于中等或偏下程度,表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和相处中感受到的负性体验比较弱,说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B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年级、性别、专业差异高年级大学生在人际张力、人际疑虑和人际报复方面表现比较突出。这可能与高年级面临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事情有关。男生在人际报复因子上比女生表现更明显。可能是因为男性比女性富于攻击性有关。理科学生在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各因子上得分均高于文科生,人际安全、人际张力和人际报复方面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喻永红对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研究表明,文科生更注重交往对象的志趣相投,而理科生更注重人生价值和个人前途问题的探讨,交往自主性较差。七、思考题实际生活中,是什么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谢谢关注!!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田伟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赵崇莲,郑涌!!!2006)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大学生人际关系:大学生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以感情亲疏为特征的直接心理关系,它表现为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或心理冲突的主观体验状况,是形成特定群体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类型个体之间的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学生与班集体、学生与学校等群体之间的关系:班级与班级三、大学生人际关系重要性1、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实践和交往中实现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扩大,交往内容深化,交往形式增多。学到生活的技能和更多的信息。2、可以促进个性化个性除了先天遗传外,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经常处在宽松的环境中,使人易于养成乐观、开朗、活泼的个性,个性得以发展、完善和优化。3、以增进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4、可以促成事业成功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顺利地展开工作,容易得到广泛的支持,工作成果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四、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李媛,景庆,,2010年)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如时空接近、态度相似、需求互补、外表相悦、个性吸引等。(难以选择和避免)主观因素:如人际安全、人际期望、人际张力、人际报复等。(起决定作用,影响严重持久)六、实证文章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样本基本状况:北京、广东、广西、重庆、浙江、河南、陕西7所高校1—4年级本科大学生。1、对象和方法发放问卷860份,有效问卷782份,有效率90.93%。男生330名,女生425名。一年级265名,二年级150名,三年级169名,四年级183名。文科生346名,理科生423名。工具:根据影响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理论构想,结合访谈,编制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开放式问卷。问卷编制概况:57个原始题目,采用5级评分制(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问卷第58题是附加题,测查大学生对自身人际关系的主观评价,分5个层次(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附加题中选项为“很差”或“较差”的归为人际不良组(人际Ⅰ组),选项为“很好”或“较好”的归为人际良好组(人际Ⅱ组)对每个题项在人际Ⅰ组和Ⅱ组之间进行t检验。p<0.35时,共有31个题项,鉴别出人际Ⅰ组和Ⅱ组大学生的概率在65%以上。删除重复题目1个,将剩下的30个题目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能较好地代表该问卷的因素结构,能解释总变异量的45.21%。因素1(人际安全,9个题项)主要反映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相处过程中对自身保持有利地位的担忧心理。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