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杀虫剂.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PAGE

PAGE1/5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特点及应用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深入,应用最广泛的微生物杀虫剂,对人畜安全,不伤害控制害虫群体的天敌,不污染环境,是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适合农作物虫害的综合防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有利于虫害的生物控制 据吉林农大孙彤等人“几种棉田常用农药对赤眼蜂各虫期的杀伤力”研究,只有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对供试天敌螟黄赤眼蜂安全外, 其它9 种化学农药均使天敌很难成活。据河北农科院植保所贾海民等“20 种杀虫剂对七星瓢虫不同虫态的毒力测定”, 结果显示有机磷类、菊酯类及其它常规杀虫剂对瓢虫的3个虫态均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唯独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对天敌七星瓢虫不同虫态无毒。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据邢建民等应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防治2 代棉铃虫保护天敌,控制伏蚜的研究”。在2 代棉铃虫虫卵孵化高峰期, 用200 倍生绿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喷雾, 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 可将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防治后调查生防田主要捕食性昆虫天敌比化防田高3 倍左右, 对伏蚜有较好的控制用。伏蚜高峰期, 主要捕食性天敌与伏蚜之比维持在1∶200 以上水平, 可将防治伏蚜时间推迟10~15d, 减少防治1~2 次。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控制虫害的后效作用

以低剂量苏云金杆菌饲喂棉铃虫3 龄幼虫和成虫, 结果发现Bt.对幼虫及成虫存在明显的后效作用, 即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受到明显抑制。1985 年在广西隆安县从未施过Bt 菌剂的柑桔园中

喷洒Bt 菌剂Bt5a5b。1986 年对该园的土壤和柑桔叶片取样分析, 结

果表明, 施菌区土壤及叶片的Bt5a5b检出率均高于不施菌剂的对照区。

1987 年检测果园的鳞翅目害虫, 施菌区活虫的Bt 检出率为51.4%,其中Bt5a5b 占60.2%; 死虫的Bt 检出率为81.3%, 其中Bt5a5b 占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7.1%。对照区活虫Bt检出率为20.5%,其中Bt5a5b占34.3%;死虫的Bt检出率为35.7%,其中Bt5a5b占10%。说明施用菌剂2年后,果园中仍残留一定量的Bt,对害虫有致死的作用。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可克服害虫的抗化学农药

据冯夏等报道, 小菜蛾对苏云金杆菌抗药性由染色体上的隐性

基因控制, 而对化学农药的抗性由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对苏云金杆菌和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之间无交互抗性。Justin(1989)通过实验室生物测定发现: 用Bt 处理棉铃虫和斜纹夜蛾2 龄幼虫后, 可增强它们对硫丹、久效磷、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于武刚等(1993 年)在室内和田间防治棉铃虫的试验中进一步得出, 棉铃虫1 龄幼虫用

较低浓度苏云金杆菌制剂处理后存活的2 龄幼虫和取食人工饲料正生长的2 龄幼虫, 对杀灭菊酯的敏感性差异显著, 毒效高2 倍多。在大田试验示范中, 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在棉铃虫卵孵高峰期防治1 次,3d 后,根据田间幼虫实际残留量, 再用化学杀虫剂防治, 可提高防效

15%~25%。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福建农林大学植保系吴刚等人对苏云金杆菌预处理小菜蛾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苏云金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菌预处理抗性小菜蛾幼虫后, 其对甲胺磷、水胺硫磷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和克百威的敏感性分别为未处理组的6.74、8.83 和8.5 倍。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可用于防治多种鳞翅目农业害虫

不同害虫在自然界的生活习性千差万别, 有的食叶, 有的蛀茎,其习性是影响害虫摄药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苏云金杆菌一般对暴食叶片的鳞翅目害虫防效好, 对结苞、卷叶、钻蛀性害虫防治技术性强。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2 代棉铃虫发育世代较整齐, 前代成虫产卵主要在棉株嫩尖上,且初孵幼虫有食卵壳的习性, 防治2代棉铃虫, 主要喷在棉株顶部嫩叶正反面, 即可达到防治效果。稻纵卷叶螟幼虫两龄前结苞较松, 傍晚转苞危害, 防治它应在其幼虫2 龄前, 傍晚施药。玉米螟幼虫在玉米心叶末期, 有群聚喇叭口内危害习性,只要用苏云金杆菌对着喇叭

防治应掌握这一时机。口喷雾或拌毒土撒施入喇叭口内即可。小菜蛾(吊丝虫)幼虫2龄前,喜在十字花科作物叶背群聚食叶肉,这是防治的最适期。豆荚螟,本着治花不治荚的原则,在日出前重点喷在蕾、花、嫩荚和落地花上。第2代茶毛虫的初孵幼虫,有群聚叶背取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