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接受的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共鸣产生的主客观条件1、主客体观念相通2、主客体情感相似3、主客体处境类同2、共鸣的心理层次:1)感动:指接受者受到作品感染而在情绪方面有所触动。引起感动的因素很多:某一片段、某一细节、事件、人物独白、一段深刻的心理刻画或一段绝妙的议论等都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感动。b屠格涅夫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感动:1878年屠格涅夫在给《俄国通报》编者的信中说:“我读到安娜和儿子会面一场,竟惘然若失地让书从手中掉落,心里自言自语,写得这样好,果真可能吗?”如:a欧亨里的小所《最后一片叶子》》2)激动:指接受者受到艺术形象较深感染而产生的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是感动状态的强化。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记载:荆轲入秦,燕太子丹及宾客送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涕泪。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上指冠。歌词和曲调所体现出来的轻身重义,豪侠的精神境界,激起人们的共鸣。3)忘我:共鸣的最高层次,既接受者受到艺术形象的强烈震撼,而顿时失去距离感不知不觉进入化境,与人物同歌同哭,与花鸟同忧同乐,达到物我两忘,如醉如痴的境界。如:《红楼梦》第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段描写:黛玉在梨香院墙外侧而听从里面飘过来的戏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感动)…….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不觉心动神摇(激动)。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听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起。仔细忖度,不觉心动神痴,眼中落泪。(忘我)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他欣赏音乐进而动情产生共鸣的过程: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铀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共鸣产生的基础1)接受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2)接受主体要了解把握作品所牵连的社会文化内容中国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4、共鸣产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主观原因:A、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思想观念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B、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情感经验的相同或相似;C、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意愿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意志愿望的相近。净化——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的达到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净化表现在读者入境,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心灵平衡。二、净化共鸣《牡丹亭》中的戏文使黛玉心痛神痴,潸然泪下。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之后,许多青年读者如痴如狂。净化1、情感净化效果2、人格升华效果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管子·内业》净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