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有解析).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有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PAGE1/NUMPAGES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有解析)

期末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筐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B.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请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首古琴曲与《伯牙鼓琴》的故事有关()

A.《高山流水》B.《阳关三叠》C.《梅花三弄》D.《广陵散》

4.“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体现了()

A.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B.朋友间相互理解、互相欣赏的深厚情谊。

C.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文言文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尾搐入两股间_______________

(2)一日曝书画_______________

6.读了“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这句话,我能想象到杜处士爱书画的表现:_________

7.在解释正确的句子后打“√”。

(1)“所宝以百数”的意思是他所珍藏的宝贝数以百计。()

(2)“今乃掉尾而斗”的意思是今天却调换了尾巴打斗。()

(3)“处士笑而然之”的意思是处士笑了笑,认为他说得对。()

8.文中牧童和处士“笑”的方式不一样,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两种“笑”分别体现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牧童:___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处士:___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则文言文蕴含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④其侄曰:“汝⑥胡不早问,致余⑦忘之。”

①流象:同象,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像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话:责骂,⑥汝:你,①胡:为什么⑦余:我

10.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A.优点多的B.常容易(发生某事)C.喜爱D.表示赞许

(2)执所书问曰()

A.坚持B.拿着C.捉住D.凭证,单据

1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

古文阅读。

赵襄王学御

赵襄王学御①于王子期,俄而②与子期逐③,三易④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解释:①御:驾车。②俄而:一会儿。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④易:更换。⑤调:协调。⑥诱:引导。

14.结合解释,请你说出对“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的理解。

____________

15.文中人物是_____和_____,他们二人进行了_____比赛。

16.王子期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驾车?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17.下面对王子期所说的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话里说出了赵襄王三次落后的原因与马匹无关。

B.话里包含有“欲速则不达”的意思。

C.话里说出了赵襄王没有学会王子期所教的技术。

D.话里说出了三次落后与赵襄王的心里所想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盒子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