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明)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x

第13讲(明)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讲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清统一全国、经略边疆的措施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一、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二、时空定位

三、阶段特征总体: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逐渐落后世界发展的潮流。政治上,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制度,强化皇权、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民族关系上,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对外关系上,明朝郑和下西洋,扬威异域;清朝,进行反侵略斗争,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另一方面,清朝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理学占统治地位;早期反封建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出现;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并存;市民文化不断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承古萌新)三、阶段特征总体: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是一个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逐渐落后世界发展的潮流。经济上,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都超过了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但也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明朝的建立(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3)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四、基础知识

一、明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一)废丞相、设内阁:四、基础知识?中央制度—强化君主专制史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皇明祖训》史料:(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巨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历史原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根本原因:加强皇权的需要史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

一、明代政治制度的变化废丞相的原因历史原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根本原因:明太祖加强皇权的需要措施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自掌管六部影响积极:防止权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消极: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效率低;皇帝独断,易决策失误。(一)废丞相、设内阁:四、基础知识史料:1384年9月14到9月21日,一共8天时间,各地官员上呈奏折1160份,总共汇报了3391件事情!结果,朱元璋全都处理好了。史料:他(明太祖)设置了殿阁学士一职......帮他审阅奏章,操持笔墨,做名副其实的秘书。——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一、明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概念解析】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一)废丞相、设内阁:奠基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出现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发展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权压六部)四、基础知识

一、明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一)废丞相、设内阁:史料: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国史新论(第3版)》从“史料实证”角度评价明朝的内阁内阁的评价性

文档评论(0)

逐梦高考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湖南湘西地区基层高中的教师,已带过5届高三毕业班,多年的高中班主任,备课组组长,我想把我们自己制作的教学课件和高考研习心得收获分享给大家,为大家提供高考相关资料和高中各学科的自制教学课件,助力更多的孩子们一起成长!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