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脑白质高信号的影响.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脑白质高信号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目的:

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如夜间血压不下降或升高的非杓型和反杓型模式与脑血

管疾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matterhyperintensity,WMH)与非杓型、反杓型血压模

WMHWMH

式之间的关系我们所知甚少。本文旨在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

的严重程度是否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测量的血压昼夜节律模式相关,为原发

性高血压患者WMH的预防提供指导。

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

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血压控制良好的145例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完善

颅脑磁共振,根据改良Fazakas视觉评分量表评估WMH,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WMH组,再根据WMH严重程度将WMH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

所有入组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记录并比较各组的基本信息、动态血压

水平、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分别分析对照组和WMH组,对照组

与轻度、中度、重度WMH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1、基本信息:

对照组33人(23%)(Fazekas分级0级),WMH组112人(77%)(Fazekas分

级≧1级),根据WMH严重程度再分为轻度WMH组43人(38%)(Fazekas分级

1)WMH37(33%)(Fazekas2)WMH32

级、中度组人分级级、重度组人

(29%)(Fazekas分级3级)。WMH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年龄、糖尿病史、心血

管病史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在吸烟史、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C

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诊室收缩

压、诊室舒张压、高血压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WMH24hSBPDSBPNSBP

组的、、均比对照组升高,且两组之间有统计

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WMH组24hSBPSD、DSBPSD、DDBPSD、NSBPSD

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WMH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昼夜节律有统计学

II

摘要

差异(P0.05)。

3WMHLogistic

、组与对照组的二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非杓型血压模

式、反杓型血压模式是影响WMH的独立危险因素。

4、轻度、中度、重度WMH组与对照组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非杓型血压模式是影响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即使诊室血压控制良好,WMH也可能在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如“非杓型”

“反杓型”血压的情况下进展。

2.年龄及动态血压测量的非杓型、反杓型血压模式与WMH风险增加相关,

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

3.非杓型血压模式是WMH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杓型血压模式的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通过管理和控制夜间血压可能会减轻发生WMH的风

险。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ABPM);血压变异性(BPV);血压昼夜节律;夜间血压;

脑白质高信号(WMH)

III

Abstract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