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信号转导.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讯:(cellcommunication):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信号传导强调信号的产生、分泌与传送,即信号分子从合成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进行传递

信号转导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概述;细胞通讯;;信号分子与受体;;;;(三)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几种常见的胞内第二信使;分子开关

定义:在引发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中起分子开关作用的一类蛋白;信号转导系统:由细胞内多种行使

不同功能的信号蛋白所组成的信号

传递链。

组成:

①激活受体:

②产生第二信使(或活化的信号蛋白)

③信号放大的级联反应

④细胞应答反应

⑤细胞应答反应终止或下调;蛋白质模式结合域;细胞内信号蛋白复合物的装配;(1)特异性:

“结合”和“效应器”特异性、饱和性和可逆性

(2)放大效应

(3)网络化与反馈调节机制

(4)整合作用

;第二节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细胞内受体蛋白:位于细胞

内,依赖于亲脂性激素激活

的胞内基因调控蛋白。

含有3个功能域,为:

C端是激素结合域

中部DNA结合域

N端转录激活结构域;;第三节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具GTPase活性,由Gα、Gβ和Gγ三个亚基组成,Gβ和Gγ亚基以异二聚体形式存在,Gα和Gβγ亚基分别通过共价结合的脂分子锚定在质膜上。;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CR):能够与G蛋白特异性结合而介导胞外信号向胞内信号转导一类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按效应器分):

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通路

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通路

激活磷脂酶C,以IP3和DAG作为双信使的信号通路

;(一)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受体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二)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cAMP酶)的信号通路;cAMP-PKA信号调控肝和肌细胞糖原代谢;cAMP-PKA信号调控靶基因转录;(三)激活磷脂酶C,IP3和DAG双信使信号通路;双信使系统:以磷脂酰肌醇代谢为基础的信号通路当胞外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同时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种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AG-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活化的Ras蛋白激活的MAPK磷酸化级联反应;;;;;;;;;;;(1)GPCR-cAMP和RTK-Ras通路:活化受体导致胞质蛋白激酶活化,然后转位到核内

并磷酸化特异的核内转录因子,进而调控基因转录。

(2)TGF-β-Smad和Jak-STAT信号通路:配体与受体结合激活受体本身或偶联激酶的

活性,导致胞质内特殊转录因子的活化,基因表达调控。

(3)Wnt和Hedgehog信号通路:配体与受体结合引发胞质内多蛋白复合物去装配,释

放转录因子,调控基因表达。

(4)NF-κB和Notch信号通路:抑制物或受体本身的蛋白切割,释放活化的转录因子,

调控基因表达。;;;;;;;NF-κB信号通路;;;;一、细胞的应答反应特征;信号的级联放大作用;细胞对信号的整合;信号趋异(divergence);二、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三、信号的控制:受体的脱敏与下调;GPCR磷酸化(脱敏);受体屏蔽;抑制蛋白;谢谢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