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导写:”劝学“新说.docxVIP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导写:”劝学“新说.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劝学”新说》作文导写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年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新的问题,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知识“触手可及”,以至于部分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还有人只为考高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

诸葛亮关于学习也曾经说过:“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针对自己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为班会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1.材料分析

本道试题一共两段。

第一段第一句以《劝学》《师说》为例,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习之道,这些道理穿越时空,依然对现代学习具有启示意义,因此,考生在文中可以引用古人学习名言,并结合现在学习问题,印证自己的观点。第二句话,讲述到现在学习中的两个问题:其一,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让知识传播便捷,但同时也导致学生丧失思考能力。这启发学生联想到“信息茧房”“付费知识”“碎片化学习”等学习现象,因此学生可以在行文中涉及到这些,以更好契合试题的要求“新说”;其二,学生的学习目的存在片面性,即只关心高考分数。但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提示学生的在学习上要具有“家国情怀”。

第二段是诸葛亮关于学习的思考。“非学无以广才”强调学习的意义,“非志无以成学”强调立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而第一段也涉及“学习的志向”“学习的目的”,因此考生应该就“学习志向”发表观点。

2.任务分析

文体要求:本道试题要求写一篇在班会的“发言稿”,学生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注意对象。

内容要求:本道试题要求针对自己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写一篇文章。这启发学生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学习,要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

【下水作文】

“劝学”新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作为学生代表在班会上就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我发言的题目是:“‘劝学’新说”。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书行数”告诉学习的意义价值,“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阐述学习的目的所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证学习中学思关系……古之贤者的独到、深刻的“劝学”见解穿越时空,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指导今天的学习。然世殊时异,情随事迁,因此,这次发言就学习中一些问题浅表观点。

学习需要以远大志向为指导。诸葛亮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向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照亮学习的远方,如无边沙漠中的绿洲给予学习的力量。因此学习需要以远大的志向为指导,而学习的志向:对于己,获得真正的修养;对于家,创造幸福的生活,对于国,助力祖国的强大。君可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志在获得真正的修养,徜徉在祖父巨大藏书室,感受书籍带给的美好期待,在学习中建立了与世界的联系,获得了精神的富足和修养的提升;君可见,“大山深处学子引路人”刘秀祥志在读书报答母亲,从容面对生活中的风暴,千里背母上大学,在学习中抵抗命运的旋涡,以知识创造家庭的幸福生活;君可见,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志在寻找科学救国的道路,高唱“祖国需要的,就是我的专业”,毅然放弃语文历史双满分的文科,选择数理化英只有二十五分的理科,以满腔热血追寻科学的脚步,将全部所学助力祖国发展。有所成就之人,在读书上总有坚定远大的志向,关注个人成长,注重家庭幸福,致力国家发展,并以志向为学习的动力,拥有不断学习的力量。因此,学习要以远大志向为指导,将提升自我,帮助家庭,助力国家作为学习的意义所在。

学习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工具。孔丘曾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之于学习如同翅膀之于老虎,如同花朵之于丝锦,提供海量信息,形象呈现知识,助力学有所成。因此,学习中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君可闻,亚洲飞人苏炳添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利用信息技术监控训练中自我的体能、技术,寻找发现问题,制定相应训练方案,在赛场上不断突破自我,跑出新天地;君可闻,痴迷代码的“金牌少年”杜冠成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收获了坚忍不拔的品质,锻炼了抗压能力,培养了发散思维,学会了归纳总结;君可闻,自立自强少年李厚毅先天耳弱,植入人工耳蜗,仍无法说法,在成年植入另一个人工耳蜗,利用技术,把自己为研究对象,展开学习,帮助众多患者。可见,信息技术是学习的重要工具,帮助人们学习。因此,学习需要以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发挥工具的优势,助力学习。

学习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独立思考,使得我们学习中保持清醒,具有理性,助力学习。君可知,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在世人惊异的眼光中大胆提出“日心说”,促进天文学发展;君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